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了解长春市5-6年级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检查牙龈出血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综合性的健康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为卫生及教育部门制定口腔健康教育政策,完善我国学校口腔健康教育的干预对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对长春市14个区域小学5-6年级2572名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相关问卷调查及针对牙龈出血的口腔检查,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饮食习惯、口腔卫生知识及来源、口腔卫生态度、口腔卫生行为等共计33个问题。口腔检查时,使用CPI探针对六颗指数牙的唇(颊)面的近中、正中、远中3点和舌(腭)正中共4个点进行探诊,观察牙龈出血情况。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长春市五六年级小学生对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综合正确率(答对所有题目)为0.7%,相关态度综合正向率为66.9%,相关行为综合良好率为0.4%。口腔健康知识综合认知正确与不同人口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口腔健康态度综合正向持有率与不同性别、年级、地区、是否为独生子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健康行为综合良好与不同人口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检查牙龈出血人数1029人,牙龈出血检出率为40%。不同地区的学生牙龈出血检出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口腔健康相关态度综合认知正向对牙龈出血检出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1),饮食习惯中,进食糖果/巧克力的频率对小学生牙龈出血检出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农村、认为刷牙出血是正常的、认为定期口腔检查不是必要的、就医行为不好是牙龈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春地区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仍不全面、口腔预防保健意识良好、口腔健康行为欠佳;口腔健康知信行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级、城乡、是否为独生子女。牙龈出血检出率较全国流调结果偏低,其影响因素为进食糖果/巧克力、刷牙习惯、就医行为、使用牙线行为、使用含氟牙膏、户籍。建议将口腔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相关医疗卫生部门多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