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外资的大量涌入,如何更好的利用外资,如何充分吸收外资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已成为目前能否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对FDI技术吸收能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技术溢出入手,对技术溢出的效应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造成技术溢出效应产生国别差异的两个原因:一是研究方法和数据选择的差异;二是东道国对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不同。进而对技术吸收能力展开了研究,并分别从人力资本、R&D、金融市场、市场体制以及其他方面对技术吸收能力影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本文重点研究了FDI技术吸收能力与各决定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对技术吸收能力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后,选择各个决定要素的代理指标,通过构建的连乘模型,对这些指标与技术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存量积累、结构改善和有效流动,有利于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通过加大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强化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人力资本的结构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留学生回国创业,从而提高我国技术吸收能力,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R&D投入的结构和力度,对自主创新和技术吸收影响重大,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加大R&D经费的投入力度,会对我国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具有正向地推动作用,同时,还应该提高R&D产出的水平。金融市场服务于科技创新创业是增强技术吸收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加快金融市场的深化改革步伐,逐步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减少政府千预,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模仿、吸收等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人力资本培训等项目货款支持力度。经济开放应遵循适度开放原则,应综合权衡经济开放的短期产出水平效应与长期增长效应,确定一个合适的经济开放度,这点是发展中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点所在。营造一个适度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对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基础要素的不断完善对我国技术吸收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的基础性条件,为增强我国的技术吸收能力,在不断完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充分重视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