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备受瞩目,美国总统在国情咨文中频繁地提到中国,就2012年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曾4次提到中国,同时,美国对华政策也是我们的关注点,所以,研究美国国情咨文对中美关系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委婉语是用一种可以接受的、模糊的或听起来舒适的语言形式表达听起来令人刺耳的、晦涩的或不愉悦的语言,起到转移人们的关注点,隐藏意图,或混淆视听的效果。目前,对于委婉语的研究非常庞杂,研究对象涉及多种文本,但对美国国情咨文中的委婉语的研究仍属鲜见,并且,鲜有学者对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进行研究,通过转喻理论研究委婉语的生成机制更是少之又少。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转喻构成机制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式(ICM)内运行的,人们以事物邻近性为基础,用一个概念实体激活同一个认知域内另一个概念实体,借助联想凸显原域概念,掩盖目标域概念。作者选取了21世纪以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和贝拉克·奥巴马发表的12篇国情咨文,利用Radden和Kovecses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式内总结的转喻生成关系,从国情咨文中收集到118条委婉语,对语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其中,在整体ICM与各部分的转喻关系下收集了76条委婉语,占到语料总数的64%,在整体ICM中不同部分的转喻关系下收集了42条委婉语,占到语料总数的36%。通过对语料的分析研究,本论文认为,国情咨文这一重要的政治类语篇含有大量的委婉表达,可以说,国情咨文是产生委婉语的沃土。另外,在委婉语的生成中整体ICM与各部分的转喻关系下占的比例较大,作者认为,这一生成关系能够更好地隐藏意图,转移人们的关注点。作者采用定性分析法,分析了国情咨文中委婉语的生成机制,揭示了国情咨文中委婉语的表达效果和隐藏的意图,体现了转喻具有很强的实际运用价值。因此,对国情咨文中委婉语的研究能够使我们充分认识委婉语的本质。另外,本研究的语料选自于美国国情咨文,因此,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中美关系研究者准确地分析美国近年来的政治策略及中美关系的发展脉络,对中美关系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