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收入效应研究

来源 :广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ohnchen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是我国经济大省,一直以来,农业在广东经济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目前,广东农村公共物品存在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区域差异明显、供给效率较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广东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研究农村公共物品和农民收入的关系,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提高农民收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本研究在梳理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描述了广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平台建设、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和农村社会保障等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农民收入现状,探讨供给过程存在的不足,发现广东农村物品普遍存在投入不够、维修管理不善和区域差异较大,农民收入城乡区域差异显著等问题。进而通过对公共物品供给的收入效应的经济学研究,推导出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和非生产性公共物品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并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和非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收入弹性为0.05;非生产性物品供给也对农民收入有促进关系,收入弹性为0.24。然后运用案例分析比较河源市三个村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农民收入情况,进一步探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收入效应。其次,经过上述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和非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都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且非生产性农村公共物品促进作用较强;(2)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的一次性投入并不能有效改变生产情况,需持续性、长期性投入;(3)健康的供给制度和农民对公共物品收益的可视性能增加农民投入公共物品的积极性;(4)多元主体供给农村公共物品效率更高。最后,结合全文分析,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1)加大农村非生产性公共物品财政投入力度;(2)加强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持续投入能力;(3)提高农民公民意识和公共意识;(4)规范农村公共物品的维护、监督机制等。
其他文献
农村地区建设用地是我国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遥感图像对农村地区建设用地地域分异特征,并进行转型升级研究,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和优化成分格局有重要意义。淄博市农
泽口灌区是一处位于湖北省境内跨仙桃、潜江两市的全国大(Ⅰ)型自流引水灌区,灌区运行60多年来有效地保证了地区农业供水和农业生产,有力地推动了仙桃市经济发展。本文立足于
为了解本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状况,探讨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四川省郫县9所中小学312名中小学教师进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是当前研究全球变化的热点课题。随着我国的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土地资源正面临着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在这种背景下,
与微观物流要素流动相伴随的是资金、信息以及人流的流动,物流要素的流动反映了区域城市之间各类要素的空间流动特征。通过研究台州企业微观物流要素空间联系,明确台州市域内
2005年是美国伊顿进入中国市场的第21个年头。从最初的许可证生产,到后来成立变速器合资公司,伊顿不断地为中国商用车市场提供先进的传动技术。在200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通过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系多个二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和比对高中和大学概率统计学习内容的差异,本文提出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在这中教学模式中教师和
财政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经过20几年改革的中国,随着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财政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问题和困难也很多,时至今
<正> 前言 昆曲又名“昆山腔”或“昆腔戏”。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我们谈到中国戏曲的遗产、戏曲的传统,就不能离开昆曲。敬爱的周总理曾把昆曲比作文艺百
家长投入在儿童发展早期阶段具有丰富内涵,包括在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的情境下家长对早期儿童教育所做的一切贡献。家长投入对儿童,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