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表面结构及官能团的归一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13920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炭在气体的选择性吸附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表面结构和官能团对其选择吸附功能均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的研究表面官能团与其选择吸附功能间的关联性,本文研制出一系列特种活性炭,作为以后选择吸附应用的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为:以市售的球形活性炭(SAC)为改性基,进行了表面酸碱、还原和氧化改性研究;以市场上废弃的核桃壳为原料,进行了自制核桃壳活性炭实验研究;用N2吸附法、Boemh滴定法、Roman和DRIFTS等表征方法,对所制活性炭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以生物质合成气中的主要成分(CH4和CO2)为目标气体,进行选择性吸附应用实验研究。其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适当的改性方法,可以获得孔结构相似,而表面官能团不同的活性炭。其中表面氧化改性可获得表面几乎不含碱性官能团的活性炭,而表面碱、还原改性可以获得表面碱性官能团含量超过50%的活性炭。(2)表面改性能够提高活性炭的石墨化程度,原因可能是在改性过程中去除了活性炭中的杂质。(3)自制核桃壳活性炭实验研究发现,以核桃壳为原料,通过选择活化剂,控制浸渍浓度,活化温度,壳碱比等活化工艺条件,可以制备出孔结构差异较大的系列核桃壳活性炭,其比表面积分布可以从219m2/g至2180m2/g,微孔率最低为40%,最高为92.5%。其中,比表面积最高的活性炭制备条件为:10%磷酸浸渍,活化温度为400℃,活化时间为1h。(4)活性炭的选择性吸附实验研究发现,氧化改性后的球形活性炭和用磷酸活化法制得的核桃壳活性炭对CO2有较好的选择性。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和孔结构都对其选择吸附性有影响,平均孔径较小和含有大量微孔结构的活性炭对CO2有更好的选择性。
其他文献
基于飞机战伤抢修资源需求仿真模型,建立了离散杆破片在击穿条件下的毁伤仿真情形。主要通过ANSYS前处理器构建三维有限元毁伤模型得出K文件,利用ANSYS/LS-DYNA查看和分析其
21世纪是个创新的世纪,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核电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创新人才,S研究设计院作为承担国家使命的国有骨干企业,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学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呼吁聚焦课堂,重构课堂,以改变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形成的沉闷的、乏味的单向知识授受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根本上
当今社会信息科技飞速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受信息科技影响越来越大,农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应运而生。通过研究如东县农业政府信息公开发展情况,分析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对全县
膨胀石墨是一种新型的多孔碳质吸附材料,具有发达的孔结构,对于非极性分子等污染物质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综述了膨胀石墨作为一种新型功能碳材料在油污染环境修复、废水及废
<正>当我和App开发者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七个主要的观点在我脑海里浮现。中国有着比其他任何单一国家多得多的智能手机用户,而且这一数量优势将继续扩大。多数西方App开发者
为了提高雷达对抗仿真推演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重用性,以适应现代战场的应用需求,对其进行了组件化的设计与开发。首先,分析了雷达对抗仿真推演系统组件化设计的基本思想,给出
自20世纪80年代,法律翻译研究开始从法律语言层面向法律文化转向。由于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性,不可避免将会对处于不同法律文化背景下的两类读者造成意义真空;此外中英两类法律文
分析已有战场威胁态势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了战场威胁态势的威胁因素的AHP建模,提出了针对认知域的权重和威胁程度混合渲染法,并给出具体实例。实例表明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
研究目的:流行病学研究提示microRNA-155在外周血的表达水平与T细胞对于oxLDL的抗原反应性存在正性相关,且两者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都逐渐降低。本研究旨在阐明microRNA-155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