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的缺失与建构——一项基于制度的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king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信用是国家行政机关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的管理活动中能够履行契约而取得的信任.政府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信用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区别于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本质特征.政府信用问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建构政府信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由于社会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的冲突,行政管理体制、干部制度等改革的滞后,使得政府不仅没有实现信用能力与经济的同步增长,其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种种努力甚至使政府本身拥有的公信力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政府信用的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此种背景下,建构政府信用显得刻不容缓.本文以当前我国政府信用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对政府信用的相关理论探析的基础上,基于制度的分析视角,剖析了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的缺失,提出了当前我国政府信用建构的制度创新的思路和途径.本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谋篇布局,除导论外,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政府信用的相关理论探析.木部分在对信用的多维透视和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界定了政府信用的内涵,并且描述了政府信用的一般特征与本质特征.接着,深刻地分析了政府信用问题提出的理论基础,并充分阐述了建构政府信用的意义.第二部分,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的制度分析.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描述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分析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的综合负效应;剖析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的制度根源.第三部分,当前我国政府信用建构的制度创新.主要有四项内容,即优化外部制度环境;深化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政府信用制度;推进行政诚信立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来分析政府信用问题;深刻地剖析了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的综合负效应及其制度根源;比较系统完善地提出了当前我国政府信用建构的制度创新的思路和途径,且这些制度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
其他文献
该文的第一部分对失业保险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失业的概念、失业与待业及其与下岗之异同,失业及失业保险之特点等等,以期加深人们对失业的认识.该文第二部分介绍了中
为了解决城市管理领域内多头执法,职权交叉,执法机构膨胀,效率低下,执法扰民等问题,在没有修改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行政处罚法》确立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对推进、深化行
小学英语非常重要,为学生之后的英语学习打基础,英语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英语知识,还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小学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对教育供求的调节也会出现失灵现象,教育领域第三种力量不以营利为目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的教育财政压力,克服市场力量办学可能出现的种种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