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孝悌文化源远流长,它发展至今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悌思想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影响尤为直接。“孝”在我国不仅是一种古老朴素的情感,也是长幼尊卑里最基本的宗法准则。“孝悌”的合称是由孔子开始确立的,他认为“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在《四库全书》中,以“孝弟”检索,有12000多个相关词条,可见其重要性。“孝悌”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可以使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孝”的起源于原始社会,它的内涵从祭祀祖先演变到善事父母的家庭伦理,以及家庭伦理中的友爱兄弟,即孝悌合一。最后发展到事君的国家政治高度,即忠孝合一。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大量的故事是以孝悌思想为主题的,是纪昀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一种表现,也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一种反映。“孝悌”是我国传统家庭伦理中的基本行为道德准则。纪昀围绕父子、兄弟、朋友等伦理关系中的孝悌行为进行叙事,对孝悌行为进行了褒扬。运用母题分析法,分析《阅微草堂笔记》的孝悌故事的叙事,挖掘纪昀的劝善动机。总结了纪昀对孔孟之道的继承和对程朱理学的革新,并分析其对当时社会的积极意义。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进行比较,探析封建士大夫与乡野书生两者孝悌观念的差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孝悌”之道仍是现代伦理观念的核心。继承传统的孝悌思想,建立新型的孝道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