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栽培稻及其渗入系的农艺性状与耐盐抑草特性鉴定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u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栽培稻种之一的非洲栽培稻,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以及非生物胁迫耐受性和生物胁迫抗性。非洲栽培稻作为重要的水稻种质资源,其遗传物质的渗入将为普通栽培稻遗传背景提供新的有利基因,丰富普通栽培稻的种质资源,为水稻高产抗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优良基因保障。本试验以本课题组选育的高世代纯合稳定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群体以及非洲新稻、非洲栽培稻品系为研究对象,对供试材料的农艺表现和抗盐抑草特性进行评价。本研究结论如下:1.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材料和非洲新稻在武汉进行种植鉴定,结果表明,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广,且其平均株高,有效分蘖,穗粒数、结实率和穗长等主要农艺性状都优于非洲新稻。2.相关性状分析表明,株高与穗粒数、播始历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剑叶长呈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49、0.479、0.279。剑叶宽与剑叶长、穗长、播始历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每穗粒数呈现极显著负相关。3.通过耐盐性试验发现,低浓度的盐溶液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水稻种子的萌发,而高浓度的盐溶液则抑制水稻种子的发芽。评价结果认为,大部分的非洲栽培稻具有强和极强的耐盐性,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群体中编号为U2、U22、U46以及非洲新稻中U53、U56、U63、U67等材料都具有极强的耐盐性。4.抑草性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稗草的抑制作用不同,根据水稻对稗草根长苗长以及根重苗重的影响,获得供试材料的稗草抑制性R值;根据R值从中筛选获得6份具有明显稗草抑制作用的水稻材料。5.在本实验室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利用250个AFLP多态性标记与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的8个农艺性状及2个耐盐抑草评价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初步获得28个性状关联的AFLP标记。其中与剑叶长宽、穗粒数等8个农艺性状关联的标记22个,与耐盐性相关的标记3个,与抑草性相关的标记3个;非洲栽培稻中具有12个关联标记,其中7个标记特异来源于非洲栽培稻RAM3。
其他文献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advancements of clinic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bu sur-gery in China. It includes emergency care of massive bus, res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agne de Bary引起的晚疫病是世界范围内危害马铃薯生产最为严重的病害。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和加工原料薯生产基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are supposed to involve several stages in which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is regarded as the mechanist
那些无聊的恶毒的记者们,才是市场的祸害!  一大早,就有股民打电话来,说了一通酸不啦叽的话:  野山先生呀,你原来就是中国的老记者了,对你不起,我要大骂记者!这些记者们拿着国家的俸禄,怎么天天专干造谣生事的勾当呢?远的不说,就说最近吧,这些记者造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连政府重要官员的讲话都可以随意编造了,尤其可恶的是,他们还集体共同编造,中外合作编造!  比如说吧,史美伦女士身为中国证监会的副主
高三的你不要幻想一飞冲天,这是不属于高三学生的奢侈幻境.超越的意义在于你的今天比昨天多懂一些,多稳定一些,也多收获一些.我们多去实践那些“一些”,而不是等待一股脑地迅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rhG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To simplify the injection process and incre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 defined as three or more consecutive pregnancy losses before 20 weeks of gestation, is difficult to treat in the clinical
The relevance of post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HT)for breast cancer risk has been long debated,although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rriers for women to a
前人对小黑麦作为饲草品质方面已有了较多的研究,但关于肥料、密度等农艺措施对小黑麦生物产量和子粒品质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基于小黑麦在黑龙江省具有较大生产潜力,但对小黑麦的品种利用和高产栽培技术尚缺乏研究,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小黑麦生态适应性,以提高生物产量为目标,重点研究提高产量的改良机理(即农艺措施)、各品种的分蘖规律、叶面积动态变化,筛选适合黑龙江生态条件的品种,并通过密度和氮肥运筹提高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