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翻译尤其是重要作家的作品翻译,是文化传播必不可少的内容。爱伦·坡是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其在世之时便已得到一些大家如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认可。在中国,爱伦·坡的译介虽然开始较早,但对其作品的分析并未形成体系,大多集中于部分探讨其某些文章的某些特点。对于各种爱伦·坡作品的中译版本,更是鲜有人做对比研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
本文试集中探讨爱伦·坡一部哥特小说两个比较重要中译本各自的翻译特点,进而从翻译策略理论以及衔接理论等方面对两译本进行详细分析,试图从中得出有价值的翻译实践经验。本文试图验证前辈学者关于翻译策略理论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理论,并试图从翻译词汇选择、句子成分翻译、标点符号翻译等角度分析两译本的不同翻译策略的应用。此外,本文还试通过对两中泽本衔接的不同处理方式分析两位译者对原作哥特式效果的保留程度及可能原因。通过以上详细对比分析,本文试图为今后的爱伦·坡哥特作品,乃至其他国外优秀作家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促进世界文学的融通及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