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7与Skp2蛋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四川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x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及P27蛋白和细胞周期S期激酶相关蛋白(s-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2)Skp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非异位区内膜组织(在位组)和异位区内膜组织(异位组)中的表达水平及两种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进一步的临床意义,揭示P27蛋白和Skp2蛋白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AM的临床诊治及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对象及分组: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资料完整的3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非病变区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再选择同一时间段的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异位组)和在位内膜组织(在位组)。所采集实验标本术前6个月均无激素及抗子宫腺肌病药物治疗史。并且所有实验标本采集后经由两名病理医师确诊。2、检测方法及指标:a、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对照组、在位组和异位组组织石蜡切面内膜腺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标记并显色后分别计数记录各组内膜腺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b、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7蛋白和Skp2蛋白在三组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经过Image-Pro Plus中文版6.0专业图像分析系统检测P27蛋白和Skp2蛋白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OD)。c、统计学分析:两种实验数据采用spss17statistic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系统分析p27和skp2在三组实验中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1、对照组、在位组及异位组细胞凋亡指数ai的关系:通过tunel法测的在位组内膜细胞的凋亡指数ai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组内膜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组内膜细胞凋亡指数ai略小于在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27在对照组中的表达高于在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异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组中p27的表达略低于异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p27在三组实验中的表达强度在对照组、在位组和异位组中递减。3、skp2在三组内膜中的表达:skp2在三组实验中的表达强度在对照组、在位组和异位组中递增。skp2在对照组中的表达低于在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表达明显低于异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组中skp2的表达略低于异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27与skp2的相关性:p27与skp2在异位组呈负相关(r=-0.623,p=0.000<0.05),在在位组呈负相关(r=-0.666,p=0.000<0.05),在对照组呈不相关(r=-0.040,p=0.832>0.05)。结论:1、细胞凋亡指数ai在对照组、在位组及异位组中内膜依次减小,说明可能在am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异常现象,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凋亡指数ai逐渐减小。这种异常现象可能与am发生及发展有一定的联系,有待进一步验证。2、p27在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位组和异位组。P27表达的明显下调可能是促成子宫内膜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异常。P27的表达减少可能使AM在位和异位内膜细胞丧失对细胞周期抑制的功能。3、Skp2在异位组、在位组及对照组中的表达依次递减。Skp2的表达异常升高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且抑制其凋亡,干扰细胞正常周期调控,是参与发病并最终促使AM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4、P27与Skp P2在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Skp2为该通路的正调节因子,P27为负调节因子,P27和Skp2在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表达失衡可能使内膜细胞凋亡减少,异位至肌层的内膜细胞则在肌层内浸润性生长,最终导致AM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背景: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彻底清除转移的淋巴结是手术的关键。目前术中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