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调控网络的复杂心脏疾病发生机制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c_t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疾病现今已经是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而急性心肌梗塞疾病又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动脉血管阻塞造成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对心脏会带来永久性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威胁生命。该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腔剧烈疼痛,白细胞和血清酶均会升高,心电图型也会发生变化。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的过程中,也会引起房颤、心衰等其他心脏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由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突发性、高致死率以及发病前期症状不明显,给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随着微阵列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的微阵列芯片数据日益增多,分析和利用生物芯片数据,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心肌梗塞疾病来说,利用基因表达谱进行早期诊断可以有效的预防该疾病的诱发,而从基因层面上理解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机制,能够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采用基因微阵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二次挖掘急性心肌梗塞外周血全基因组数据,识别急性心机梗塞疾病相关的新生物特征,分析关键致病因子,为以后开展研究急性心肌梗塞分子机制提供参考和依据,其主要内容如下:(1)识别和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采用独立t检验方式,提取了79个与急性心肌梗塞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然后利用ROC曲线判断所选的差异表达基因分类效果,对其可信度评估。(2)本文对上述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提取并分析了与急性心肌梗塞相关的生物信息,发现了8个生物功能、12个生物过程、7个细胞组成成分及19个相关通道,其中包括已经被证实与疾病相关生物信息与通道。然后通过阅读文献,查找与急性心肌梗塞相关的miRNAs,利用靶基因预测技术,构建miRNAs参与的基因调控网络。通过分析发现了三个重要的miRNAs,利用GO分析和Pathway分析,观察重要miRNA分子的生物意义,发现其主要作用在酶调节、蛋白结合,并且在细胞代谢、生理等过程有参与,以及参与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又利用相关性模型和贝叶斯理论构建了两个基因调控网络;最后对三个网络做节点分析,寻找到了6个重要节点,并且逐一分析位于重要节点的基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其他文献
进气系统结构和配气相位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发动机气缸换气过程的完善程度以及整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好坏。一般来讲,进气系统结构设计主要是能够充分利用进气
高炉瓦斯灰是炼铁高炉在炼铁过程中随高炉煤气(瓦斯)带出的粉尘,是钢铁企业主要固体排放物之一。高炉瓦斯灰中含有一定量含碳物质,分别来自于炼铁所用焦炭及未燃尽的喷吹煤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