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世界货币理论,是在分析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世界市场上,世界货币发挥着购买国外商品,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偿还贷款和战争赔款,贮藏财富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世界货币的形式必须是由贵金属货币来充当。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百多年里,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方式不断向全球拓展,世界货币的形式逐渐被纸币所取代,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世界货币的性质从当初促进国际贸易的工具,演变成少数发达国家对世界各国实施金融掠夺的工具;世界货币的职能也在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增加了掌握金融霸权的国家凭借本国货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掠夺世界财富的功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借助其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实力,将美元推向世界货币的地位,并取代英镑在世界金融领域形成美元霸权。美元霸权的形成虽然对稳定战后一度陷入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美国毕竟是垄断资产阶级专政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不能不用来服务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因此,在美元霸权下,美国不仅主宰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通过金融霸权地位控制国际贸易,借助各种不等价交换使各国财富源源不断流入美国,而且在本国经济陷入危机之时,还打着所谓“量化宽松”的旗号滥发纸币,向世界各国转嫁危机,让世界人民为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豪奢腐朽的恶果买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程度,远超过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不能要求马克思预测到随着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世界货币职能会发生如此的变化。因此,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依据马克思的世界货币理论,对当代世界货币现实做出正确解析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够深化马克思的世界货币理论,而且对于推进世界货币体系的改革,弱化美元霸权对我国乃至对世界经济的危害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