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光滑高速列车表面减阻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gong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列车在高速运行的工况下,空气与列车间的相互作用也变的更加明显。高速列车的空气动力学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内容。列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外形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改变高速列车的外形来达到减阻的目的成为了研究重点。本文以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应用仿生学理论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将非光滑表面单元体加入到高速列车车体表面。对非光滑表面的列车进行减阻性能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以我国某型号动车组CRH型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一种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凹坑型非光滑表面单元体。将生物界的非光滑表面合理简化,做成凹坑形非光滑表面单元体。基于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κ-ε两方程模型,利用三维建模软件Rhinoceros建立多种非光滑列车模型,然后通过CFD软件STAR-CCM+进行仿真计算。(2)把不同尺寸的非光滑单元体分别布置在列车车体的相关位置。通过对非光滑模型的空气动力学计算,并且比较光滑模型和非光滑模型的阻力,最后找到最适合布置非光滑表面单元体的位置。(3)本文对比了光滑列车和非光滑列车的压差阻力、黏性阻力、表面流速、湍流强度。对非光滑表面气动减阻的机理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为研究非光滑表面对于减小气动阻力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非光滑表面列车模型进行计算可以得出:(1)无论列车的模型如何做出修改,非光滑单元体布置在流线型周围的地方并不是最理想的位置。(2)将凹坑型非光滑表面单元体布置在列车转向架区域端墙处具有良好的减阻效果。凹坑型非光滑表面单元体的排布方式对其减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详细分析1000MW机组主机润滑油水分超标和轴承漏油的故障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严格掌控轴封压力、优化并改造轴承处高压缸体保温层和改造轴承座油挡等解决措施,希望通过相应的治理措施,能够有效处理主机润滑油水分超标及轴承漏油的问题,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1000MW机组;润滑油;水分超标;轴承漏油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
内燃叉车是一种重要物流作业工具,主要用在生产车间、港口等物料装卸运输作业场合。目前,我国颁布的叉车噪声标准是,标定功率小于55kw时,其声功率级为104dB(A),噪声的限定值是85dB,由于叉车长时间连续工作,使得该噪声对驾驶员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伤害,因而,研究人员很关注内燃叉车的降噪设计。当前,人们在内燃机排气端的降噪设计—排气消声器,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而在内燃机进气端的降噪研究较
列车制动摩擦噪声作为列车运行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严重影响铁路正常运营并制约其推广发展,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损失,已经成为当今的世界性问题。摩擦接触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