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存家园的破坏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它在现象上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但其实质是人类文化的危机。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生态危机,它是人类文化在工业文明阶段的必然产物,反映了工业文明反自然的属性。所谓生态环境问题是西方首先提出来并传到东方的,是一个现代的问题。“人类中心论”、“独立的自我意识”是西方文化的重要传统,“征服自然”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西方文化尤其是现代文化以人统治自然为社会的指导思想,以“人类中心论”为社会的价值取向,以人和自然的对抗为特征,为人类统治自然提供了有力工具。生态危机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必然后果。未来社会是生态文化的社会,生态文化是从人类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未来的生态文化在观念的层面上,应扬弃人的自我中心观念,借鉴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资源,寻求早期文化的启示,确立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世界观、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结合的生态价值观。在技术的层面上,使技术走向生态化和诗意化,是我们唯一现实的选择。我们相信,随着生态文化的出现,人类将实现生存家园的重建,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人类才会真正实现马克思关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思想。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了不同文明阶段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次为屈从关系、顺从关系、对抗关系。依附和崇拜、利用和加强、控制和支配是人与自然关系在不同文明阶层的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论述了西方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以及现代意义上的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产生;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意义;指出文化和生态关系是构成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两大基本关系,也是联结人和自然之间的双纽带。 第三部分:指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类文化的危机/‘征服自然”是西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人类中心论”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必须寻求人类新文化,未来社会将是生态文化的社会。随着生态文化的出现,人类将实现生存家园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