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效率不高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短板。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在农村金融供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商业银行的效率不仅关乎其竞争力提升,还会影响其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因此,对农村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很有必要。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引入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SBM模型评价农村商业银行效率。结合相关研究和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实际,选取了投入产出变量,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SBM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29家样本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8年间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测度期间内农村商业银行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均有所提高,这是两阶段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资金筹集阶段效率提升是整体静态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而技术进步推动了整体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二是,两阶段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资金筹集阶段的静态效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资金运营阶段的静态效率则相对下降;动态效率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提升农村商业银行效率要注重提升资金运营阶段的效率;三是,广州农商银行和上海农商银行整体和两阶段效率表现较好,而大连农商银行和福州农商银行表现相对较差,且农村商业银行个体效率差异较大,各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短板提升效率。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从多角度论述提升农村商业银行效率的三点建议。第一,坚守“支农支小”经营定位,增强创新能力;第二,不断加强不良贷款管理,注重风险管控;第三,持续推进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