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一文,从研究程序正义的理论入手,在分析确立程序正义最低限度标准的基础上,探讨程序正义的实现机制。论文共分九章: 第一章 揭开程序正义的面纱。本章以探讨程序正义观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在考察古今中外学者关于正义的概念及类型的林林总总的学说的基础上,得出正义作为一种观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正义的基本问题可归结为人与人的关系,并且存在判断是否正义的客观标准。程序正义发展和细化了正义理论,是通过法律实现社会正义。程序正义作为法律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司法是否正义提供了革命性的判断标准,所谓民事诉讼程序正义指的是民事诉讼程序的独立价值,实现了民事诉讼程序过程的正当性即程序正义则判决就是正当的,就为人们广泛接受。另外通过透析程序正义的成因,得出程序正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是人类认识水平的质的飞跃的结论。最后为了进一步认识程序正义,本章同时研究了程序正义与程序的价值、目的及结构的关系,认为程序正义是程序具有的独立价值或内在价值,甚至有时在与程序的工具价值或外在价值发生冲突时,上升为最高价值理念。 第二章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的基本标准。本章基本标准的确立,实现了程序正义由观念形态向规范形态的转变,使程序正义具有了可操作性。笔者认为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的基本标准的内容大致包括法官的中立、当事人的主体地位、程序的效益与效率、程序人权与文明等。 第三章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的特性。本章分析归纳了形式合理性、反思整合性及实质合理性作为程序正义的特性,对民事诉讼程序正义进行了再认识。 第四章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的功能和作用。本章通过分析研究程序正义的功能和作用,认为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可以实现社会正义,程序正义保障实体内容的实现,及最终化解冲突、消弭矛盾、恢复秩序。 第五章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保障的基础。本章从宏观上首先指出宪法应作为程序正义保障的根本,进而分析研究了司法独立保障这一基础机制,并重点探讨了司法独立下的法官的素养。 第六章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保障的机制。本章以基本标准为参照系属,微观并重点探讨了诸如基本原则、审前准备和举证责任等机制。 第七章 运用程序正义观评析西方国家的民事诉讼程序。本章重点比较分析了美、英、法、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程序 论 文 摘 要机制,得出的结论是改革是潮流,融合是趋势,而公正是永恒的主题,效率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社会功能的拓展是缓解司法日益不堪忍受重负的根本出路。程序正义的内容在扩张,保障正义应兼顾效率甚至效率优先。这对于中国的司法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八章运用程序正义观考察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及其机制。本章对于在保障民事诉讼程序正义机制链条占有重要地位而又相对薄弱的基本原则机制、法院调解制度、回避制度、审前准备机制和举证责任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检讨,并对中国特色的法院调解制度给予了特别关爱,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下法院调解制度仍有存在的基础和优越性。但是需要纳入程序正义的轨迹予以完善。 第九章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程序若干机制的构想。本章在确立完善和建立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若干机制的构想的立足点是本土化与正当借用相结合,进而以此为基点提出基本原则机制、法院调解制度、回避制度、审前准备程序和举证责任制度等改革与完善的建议与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