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地震资料重新采集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随之增大,同时又要降低勘探成本,这些都迫切需要利用新老地震资料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料信息,而地震资料的高精度融合处理技术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融合技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分多次采集的资料,通过提取更多属性信息,使资料在时间、空间和属性上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料处理成果的质量,为综合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精确的信息,其处理是对同一探区不同时间、不同方位角、多次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特殊处理的技术,也是连片拼接处理的延伸和发展。对不同时期的资料,需要在保持原有资料的频率特征以及方位角信息的基础之上,统一各块资料的能量、相位特征,消除不同地震数据之间的非地质因素引起的差异,统一资料的处理网格,以保证地震数据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一致。通过融合处理的信息互补,可以极大地丰富地震资料的方位角信息,使得地震数据成为名副其实的宽方位角资料。本文从融合处理的起源和目前的勘探需求出发,分析了多次采集信息互补的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和技术瓶颈,以二次三维采集的区块和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剖析,提出目前急需进行系统性融合处理的研究和分析应用,以期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为重点探区地震勘探提供技术支撑,节省采集成本,节能减排。本文针对多次三维采集地区存在的地震数据融合问题,开展子波一致性技术、多区块静态时差校正技术、信噪比一致性技术、叠前数据融合规则化技术等,形成一套面向多次三维采集地区的多数据融合处理技术与流程,最后对靶区实际资料进行试处理验证该技术的有效性,并对处理结果和多次采集观测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开展融合处理技术研究对于勘探开发精细化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