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临床路径的研究,初步建立一个规范、合理化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并通过对两组病人的非同期对照研究,综合评价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本研究通过非同期队列研究,对比实施临床路径之前( 2009 年 10 月—2010年4月,传统组)与实施临床路径之后( 2010年5月—2010年12月,路径组)在开封市中医院糖尿病科住院治疗的 DPN患者的主要相关情况。主要评价指标包括:⑴临床症状评分;⑵Toronto 评分;⑶住院时间;⑷住院费用(包括住院总费用、药物费用、检查费用);⑸神经功能的改善;⑹满意度(包括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⑺安全性检测。初步评估该路径的实施效果,分析其优势及不足。 结果:本研究路径组 30 例,传统组 30 例,共 60 例。两组患者在入院病情上无明显差异。路径实施后,平均住院时间由 18.60±5.57天下降至14.97±3.40天(P<0.05);平均住院总费用由4782.72元下降至4213.12元(P<0.05),其中药物费用下降显著(P<0.05),检查费用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90天复查神经传导速度,路径组在改善体表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损伤后传导速度减慢、传导时间延长以及轴索损伤方面较传统组显著(P<0.05);治疗后90天复查体感诱发电位,路径组在深感觉神经损伤修复方面亦较传统组显著(P<0.05)。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传统治疗组有明显提高(P<0.05);同时临床症状也有明显改善(P<0.05);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较传统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平均住院天数有所缩短;病人总住院费用和药物费用有所下降;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两组治疗方案均安全可靠;路径的实施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平均检查费用未见明显改善。临床路径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需继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