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黏附性H-PVDF@ZnO/Ag复合膜的构筑及在细菌/油/染料/水复杂污水的一体化分离应用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zhofp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的泄漏、工业含油污水的排放等造成的油污染会导致水资源的恶化,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的分离材料进行水的净化。近年来,超亲水性和水下超疏油膜因其优异的油水选择性和低膜污染而被大量研究。然而,对含有机染料和细菌的复杂油/水污水的一步分离策略和分离机理的研究却很少报道;另外油、染料和细菌通常会黏附在膜表面导致膜污染。为了解决膜功能单一和膜污染的科学问题,我们首次构筑了一种用于细菌/油/染料/水一体化分离和抗细菌/油/染料黏附污染的H-PVDF@ZnO/Ag复合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抗黏附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我们首先通过水热合成法在原始PVDF膜表面负载ZnO/Ag纳米粒子;以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铵基丙磺酸内盐(DMAPS)作为抗黏附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作为染料吸附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作为水凝胶合成单体,制备出了多功能亲水性水凝胶共聚物P(DMAPS-AM-MBA-MAA)。将预先制备的水凝胶共聚物喷涂于PVDF@ZnO/Ag膜表面,通过调控ZnO生长时间、纳米Ag浓度、水凝胶共聚物喷涂量等参数构筑了具有一定粗糙度和分层结构的复合膜。并通过FT-IR、SEM、EDS、XRD、XPS表征证明了H-PVDF@ZnO@Ag复合膜的成功制备。(2)抗黏附复合膜的油水分离性能及机理研究:表面润湿性结果表明H-PVDF@ZnO/Ag膜具备优异的超亲水性(WCA=0°)和水下超疏油性(UWOCAs>150°);油水分离测试结果表明H-PVDF@ZnO/Ag膜对于各种水包油(O/W)乳液均保持较高的通量(>1700 L·m-2·h-1·bar-1)和分离效率(>99%),展现了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润湿性分析表明突破压力Δp的存在是油水分离的前提条件,分子动力学(MD)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水、油分子与膜的相互作用能和均方位移(MSD)的差异是影响油水分离的内部因素。(3)抗黏附复合膜的染料去除性能及机理研究:静态吸附和光降解、动态过滤实验的结果表明H-PVDF@ZnO/Ag复合膜对亚甲基蓝(MB)、甲基紫(MV)、罗丹明B(Rh B)阳离子型染料的去除效率均在99%以上。MD模拟、电子自旋共振(ESR)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测试结果揭示了水凝胶的静电吸附和ZnO/Ag产生的活性氧(ROS)是H-PVDF@ZnO/Ag复合膜吸附和光降解协同去除染料的内在机制。(4)抗黏附复合膜的复杂污水净化和抗细菌/油/染料黏附性能研究:复杂污水净化测试结果表明H-PVDF@ZnO/Ag复合膜能够高效去除复杂污水中的油、染料和细菌,分离效率和通量分别高达99%和1500 L·m-2·h-1·bar-1;通过抗油污和细菌黏附测试结果表明H-PVDF@ZnO/Ag复合膜展现了优异的抗油污和抗细菌黏附性能,抗细菌粘附率达到99%以上;通过水下油黏附力、抑菌圈抗菌测试,以及构建相应的模型图,揭示了H-PVDF@ZnO/Ag复合膜的抗细菌/油/染料黏附污染机理,复合膜表面的亲水基团和ZnO/Ag纳米粒子赋予其低的油的附着力、较强的水化层作用、高效的光降解和抗菌性;复合膜用于工业实际污水的分离测试结果表明:净化后的水中细菌总数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COD浓度达到~40 mg·L-1,符合排放标准;耐久性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油水乳液,复合膜经过一系列循环过滤、化学腐蚀以及机械损坏测试后,仍然保持较高的分离效率(98%)和通量(1700 L·m-2·h-1·bar-1),UWOCAs依然保持在139°-153°;针对复杂污水,循环分离20次后的通量依然维持在1500 L·m-2·h-1·bar-1以上,通量恢复率(FRR)达到98.4%,MB的去除率保持在97%以上。耐久机理模型揭示了复合膜优异的耐久性归因于氨基树脂与水凝胶共聚物产生的较强的化学键合力和交联网络。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变频器不断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为了保证变频器在应用过程中提供良好的控制效果,每一台设备都应该保证其具有可靠的质量,而电路板是变频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每一块生产完成的变频器电路板进行出厂前的检测,也就变得愈加重要。本文主要针对英泰公司设计生产的一款变频器,研究并开发了一套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的变频器电路板检测系统,用于对相应变频器电路板进行出厂前的检测。该检测系统现已开发完成
生产-分销网络设计是供应链战略和战术运作中的关键决策问题,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生产-分销网络设计问题通常仅考虑单方面的不确定性,以此建立基于期望利润或期望损失的随机规划模型。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决策者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在实际运作环境中,决策者采用的运作策略并不总是与期望利润或期望损失的策略一致,而是表现出一定的风险厌恶特征。为了度量和规避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在进行模
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检测平台,长航程、大潜深、低功耗、智能化成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水下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浮力会随着海水在垂直方向上的密度增大而增大,而由于海水压力导致耐压壳体的压缩变形又会造成载体浮力的减小,因此,由于载体与海水压缩性的不匹配会导致水下机器人的净浮力产生相应的变化,影响其运行状态。本文围绕水下机器人被动浮力补偿技术展开研究,利用可压缩液体使载体的整体压缩性与海水的压缩性近
分子自旋电子学主要研究电子通过有机分子的自旋输运,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由于分子自旋输运在信息存储和传输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已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界的广泛关注。最近,实验发现蛋白质分子是高效的自旋过滤体,而且这种手性分子具有自识别和自组装的特点。因此,对于研究在分子体系中出现手性诱发自旋选择性吸引了整个科研界的强烈兴趣。本文主要是研究单螺旋蛋白质类有机分子的自旋输运性质。通过使用哈密顿模型,利用Lan
燃煤工业锅炉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为工业生产过程和城镇供暖提供热能,是能源消费大户和重要的大气污染源。我国燃煤工业锅炉数量大,类型多,运行效率偏低,是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现行相关标准,采用能效测试的方法评价燃煤工业锅炉运行水平,该方法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从能量的数量上对燃煤工业锅炉进行热平衡分析。该方法较为成熟,应用广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燃煤工业锅炉热损失分布,但无法从能量
发展可持续的环保新能源是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光电化学分解水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太阳能利用途径,可将丰富、清洁的太阳能转化为便于输运和储存的氢气,且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载体之一。半导体光电极是光电化学电池的核心组成,光电极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对光吸收、光生载流子的体相输运和表面转移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整个光电化学电池的转化效率。本论文主要通过微观形貌的调控和异
甲酸锂(HCOOLi)是质量最轻的甲酸盐,作为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具有能量电流密度高的特点。聚苯胺(PANI)作为一种具有共轭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而且还具备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和工艺简便等优点,成为了导电聚合物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研究了 PANI修饰Pt电极对甲酸锂氧化的电化学催化作用,以期为直接甲酸盐燃料电池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通过化学氧化法
薄膜吹塑过程中,冷却系统一直是限制薄膜实现高产量的因素,同时冷却气流会对薄膜的稳定性及最终的产品质量造成影响。风环作为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出口区域,且根据经验与试错法进行结构改进的效率较低,成本较高。本文建立了冷却风环内流结构设计流程,开展了以下工作:针对冷却风环内流结构设计所面临的问题,本文重新设计了风环内流结构优化流程与数据传递路径,对三种常用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基于代
透明电极在透明加热器,发光二极管,智能窗户,太阳能电池,显示屏等光电器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的导电率和透光率以及高的力学韧性是新一代柔性透明电极追求的目标。商业化的氧化铟锡(ITO)透明电极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但是其自身的脆性以及铟资源的缺乏使得研究者们开始寻找能够代替ITO的透明电极材料。近年来,金属网格透明电极以其优异的性能作为候选材料引起了科研人员广泛的关注。本文以静电纺丝纤维膜为图案模
高功率光纤激光焊接中材料蒸发异常剧烈,小孔内部的高温、高速、瞬态金属羽辉气体难以逸出小孔,并且焊接中高功率密度激光束与使用材料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会导致严重的飞溅缺陷。定量理解羽辉气体和飞溅动力学行为的演化规律和调控机理,可为厚壁构件激光单道焊接的工艺优化和缺陷抑制提供依据。现有理论多采用实验观测方式,难以精确描述羽辉气体和飞溅的演化行为。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本文构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