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开展大学生中医体质分型、人格心理和睡眠质量的横断面调查,了解大学生中医体质分型、人格心理的分布情况和睡眠质量情况,探讨大学生中医体质分型、人格心理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丰富和发展中医体质、人格心理和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同时为指导高校通过开展中医偏颇体质干预、基于人格特征的心理健康指导及睡眠卫生教育等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大一、大二、大三3个年级学生开展横断面调查。数据分析采用PASW Statistics18.0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中位数(M)、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四分位间距(Q75-25)表示,并对其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及率表示;并通过对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开展推断性分析,检验水平设a=0.05。结果:1.大学生中医体质分型中平和质占25.62%,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最多,占22.26%,余下从多到少分别是湿热质(13.60%)、气虚质(13.43%)、阴虚质(8.13%)、气郁质(6.71%)、淤血质(5.12%)、痰湿质(3.00%)、特禀质(2.12%)。2.大学生艾森克人格E维度得分(50.11±10.17),N维度得分(50.90±10.98),P维度得分(48.50±7.72),L维度得分(42.12±6.41)。在内-外向方面,16.43%大学生属典型内向,9.01%大学生属倾向内向,45.76%大学生属中间型,10.78%大学生属倾向外向,18.02%大学生属典型外向;在神经质方面,19.96%大学生属典型不稳定,7.95%大学生属倾向不稳定,42.76%大学生属中间型,11.31%大学生属倾向稳定,18.08%大学生属典型稳定;在精神质方面,90.46%大学生正常,4.77%大学生倾向精神质,4.77%大学生精神质非常明显。3.大学生PSQI总分得分(5.36±2.39),睡眠质量得分(0.97±0.68),入睡时间得分(0.73±0.81),睡眠时间得分(1.01±0.55),睡眠效率得分(0.16±0.63),睡眠障碍得分(0.92±0.45),催眠药物得分(0.04±0.28),日间功能障碍得分(1.52±0.89)。睡眠质量好的占10.02%,睡眠质量中等的占73.70%,睡眠质量差的占16.10%。4.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与人格心理作对应分析得出典型外向与平和质关系较为密切;典型内向与痰湿质、湿热质关系较为密切;典型稳定与平和质关系较为密切;倾向稳定与阴虚质关系较为密切;神经质中间型与阳虚质、气虚质关系较为密切;倾向不稳定与淤血质关系较为密切;典型不稳定与痰湿质关系较为密切;精神质正常与平和质、湿热质关系密切;倾向精神质与特窠质关系密切;精神质非常明显与痰湿质关系较为密切。大学生中医体质与睡眠质量作对应分析得出睡眠质量中等与湿热质、气郁质关系较为密切;睡眠质量差的与阳虚质关系较为密切。大学生人格心理与睡眠质量作对应分析得出睡眠质量好与倾向外向、典型稳定关系较为密切;睡眠质量中等内外向中间型、典型外向、倾向不稳定、精神质正常关系较为密切;睡眠质量差与典型内向、典型不稳定关系较为密切。结论: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来看,大学生的中体体质较以往的研究下降明显,偏颇体质占绝大部分,大学生体质下降情况不容忽视;而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状况尚算乐观;在人格心理特征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神经质的倾向不稳定或典型不稳定,精神质方面倾向或精神质非常明显。且中医体质分型、人格心理与睡眠质量间存在一定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