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器表面电镀镍钴合金技术的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连铸比已经超过了95%,伴随连铸工艺的飞速发展,对结晶器材料的耐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镍钴合金电镀技术是使用效果较好的连铸机结晶器铜板表面处理技术。为了推广结晶器表面电镀镍钴合金技术,本文系统研究了电镀工艺参数及镀液成分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并获得与基体结合紧密、耐磨性能好的镍钴合金镀层。   通过研究阴极电流密度、pH值对镀层性能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范围。阴极电流密度合适的范围为4A/d㎡~6A/d㎡。在此范围内,镀层晶粒细小而致密,表面质量较好。另外,基于镀层钴含量及晶粒的变化,镀层显微硬度值随电流密度增大逐渐减小。为了减少析氢、镀层氢氧化物的夹杂,选择pH值范围为3~5,此范围内镀层显微硬度受pH值影响不大。   实验中通过加入丁炔二醇和糖精来提高镀层硬度、调整镀层内应力。丁炔二醇能提高过电位、细化晶粒,使(111)晶面增强,并使镀层收缩产生较高张应力。丁炔二醇含量为1g/L时,镀层平整光亮、无裂纹,显微硬度达到最高值HV589。糖精使镀层膨胀,产生压应力。糖精含量为0.2g/L,内应力由原有64.64MPa降低至2.2MPa。糖精的添加范围较大,含量为2g/L时,镀层显微硬度达到最高值HV528。   钴含量也明显影响镀层显微硬度,钴含量为54.9%时,镀层的显微硬度最高,达到HV363。经600℃热处理,钴含量为79.2%镀层,显微硬度基本保持不变。镀层耐磨性能随钴含量增多而提高。   本实验在基础镀液中加入2g/L糖精和0.08g/L丁炔二醇,在4A/d㎡、pH值4和50℃的条件下电镀,获得了期望的高硬度低应力镀层。其内应力为-3.50MPa,显微硬度为HV578,并且该镀层与基体的结合紧密,耐磨性也得到较大提高。此外,实验采用定时补充消耗钴离子及使用镍钴双阳极两种方式,保证了镀层成分的均匀。
其他文献
我们所阅读的童话故事里有一个美丽的故事,那就是长眠的睡美人被王子纯洁的亲吻唤醒,但读者不知道的是,这个故事另一版本的结局并不如此美丽.罗尔斯的《正义论》据说如同王子
离子液体凝胶不仅具有普通凝胶的三维交联网状结构和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响应性,还结合了离子液体的杰出性能如优异的耐热性、高离子电导率、较宽的电化学窗口以及超卓的安全性。近年来,离子液体凝胶常被用作新型电解质材料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锂聚合物电池等储能器件和光敏化太阳能电池等能源转换装置中。为了提高离子液体凝胶的电子导电性和耐热性,扩宽其应用领域,更好地发挥离子液体的作用,可添加价格低廉,同时具有优
铌酸锂(LiNbO3)晶体是一种集电光、声光、压电、非线性、光折变等效应于一身的人工晶体材料。但同成分纯铌酸锂晶体的抗光折变能力较低,制约了其在一些光学器件方面的应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