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31次 | 上传用户:xuguai1981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经济学理论,对中国近代的货币、货币与近代金融机构、货币与近代宏观经济,以及近代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了论述。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本位,中国近代有的是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这种货币体系是动态、立体的,其发展的趋势是银本位。 由于货币制度对金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因而近代货币体系与中国近代的金融体系的产生、发展、格局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外商银行由于掌握中国近代白银的进出口从而具有一定的隐性的中央银行的性质,而钱庄由于对以清算权和货币市场定价权的掌握也分润中央银行的机制。近代国内银行是随着银元地位的日益强大及国外白银的大量流入而日渐发展起来的,同时这种发展表现着十分明显的财政性或政府属性。而近代中国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均是附属于白银市场的次级市场。 在中国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向银本位发展收缩的过程中,国际货币体系也经历了金本位的发展、成熟及嬗变的过程,因而国际银价与中国国内的货币宏观供给有着十分必然的联系,同时使中国经济在币制层面上与国际经济既有联系(如金银比价),又各有特性(如危机时滞)。银价过高引发白银外流及国内的通货紧缩,银价低则货币供给充裕,并伴发温和的通货膨胀。从而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由于中国近代发展的道路与其他国家不同,政府在经济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币制改革与政府财政收入刚性常常发生矛盾,在币制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在制度上的选择常常以保持财政收入为取舍,这是近代货币在制度层面上的演进,而1935年的法币改革则使近代中国币制步入了管理通货的格局之中,从而掀开了中国近代货币与经济史的新篇章。
其他文献
运用学习心理学关于教学目标的科学解释以及当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技能的科学观点对体育教学目标的本质、类型和结构体系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法对体育教学目标
人生之路曲折而漫长,古往今来有许多有志之士,背负着沉重的信仰与希望的十字架,勇敢地踏上了漫漫征途,他们上下求索不辞艰辛,山径小路遍布着他们跋涉的足迹,洪荒大野回荡着他们祈望的心声。然而,他们终没有叩响成功的门环,却颓唐于通往成功的路上,他们往往埋怨命运,说命运让自己没有机缘。  然而什么是命运?人生祸福是命由天定,还是路在人走?顺风顺水靠善有善报,还是凭主观驾驭?行路艰险是苍天不佑,还是天资愚笨?
本文研究了缺氧-SBR处理焦化废水的技术。通过缺氧反应提高焦化废水的可生化性,然后通过SBR反应系统的生物降解以及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达到去除COD_(Cr)和氨氮的目的,并确定缺氧-SBR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参数。 本实验研究的焦化废水氨氮浓度较高,所以首先采用直接曝气吹脱,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游离氨。曝气10h,氨氮去除率达73.7%。吹脱作用对于COD_(Cr)影响不大,24h去除率仅为...
学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知识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一席之位人才是关键,因此,企业的竞争日益转化为以高人力资本投入为特征的人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