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草原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陆地面积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约40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1%。其中,内蒙古草原区域分布最为广泛,草地面积78.6万km~2,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9.65%。内蒙古草原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生态防护功能区,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内蒙古牧区草原出现退化、沙化、盐碱化等“三化”的情况占90%以上,草场生产力普遍下降50%以上,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原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陆地面积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约40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1%。其中,内蒙古草原区域分布最为广泛,草地面积78.6万km~2,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9.65%。内蒙古草原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生态防护功能区,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内蒙古牧区草原出现退化、沙化、盐碱化等“三化”的情况占90%以上,草场生产力普遍下降50%以上,草场经济和生态功能有所降低。因此研究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保护、恢复成为一个重要的现代话题。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针,运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使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方法手段,探讨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乌拉特后旗牧区近70年来人地关系演变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分析生态恶化的人文影响机制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乌拉特后旗70年来的人地关系演变经历了游牧的人地和谐阶段(50-58年)、农耕与定牧下的人地“摩擦”阶段(58年-83年)、工矿业发展为主的人地矛盾阶段(83年至今)等。(2)乌拉特后旗游牧文化的消失,放牧距离的缩短和放牧范围的缩小是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3)开垦不宜耕种的草原,一般而言,都会造成头一年打粮,第二年减产,第三年变沙梁的结局。在荒漠草原更是如此,垦荒不仅造成土地沙漠化,更消耗地下水资源。(4)水源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关键。荒漠草原不合理的水利工程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恶性影响。
其他文献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我国的文化宝藏。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正处在不断上升的阶段,可塑性较强,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塑造优秀的人格,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且有助于加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正因为如此,教育部编写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已经有了一席之地。尽管文言文教学已经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在小学文言文实际的教学中,状况却不容乐观,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怎么教?要达
认知风格对社会创业导向战略决策具有重塑性作用。本研究致力于考察在心理距离影响下认知风格(直觉型和分析型战略决策方法)对社会创业导向的作用。尽管认知风格研究已于40年前开展,但学术界至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视角和研究结论,理论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本研究将解释水平理论作为社会创业导向研究的理论基础,旨在探讨认知风格对企业战略管理与决策的作用。本研究介绍并考察了心理距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00名负责社会
在各类动画影视作品中,镜头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镜头的艺术语言非常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不同的镜头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效果。它能够展现导演与动画师们的主观与客观的想法,丰富整个影片的节奏与构成,观众从视觉感受到镜头语言的魅力后,从而进一步的影响观众的的心理活动,最主要的是一种对于影片的代入感与沉浸感。定格动画属于动画领域中最为特殊的动画种类,他的制作方法与拍摄方法都要比正常动画制作复杂,所以在镜头
体育产业随着国家红利政策的推进发展迅速,作为政府扶持体育产业的重要手段——体育产业政府引导资金政策使用越来越广,带动作用也更加明显,但在其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其发挥效用。尽管前人对体育产业政府引导资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内容多是对各地引导资金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没有针对引导资金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机制分析是通过对事物表象进行深层原理分析,能从根本上解释问题发生的内在原因。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乡村可持续发展愈发受到重视,人才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乡村规划师是乡村振兴人才序列的重要组成。随着乡村不断发展以及乡村规划的法定地位确立,乡村规划师的角色定位、工作模式与机制探索逐渐成为城乡规划学科研究热点。在村庄的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外部力量激活村庄内生发展动力,提高村民主体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是引导村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各地区开始实施驻村规划师制度,试
早在1989年,我国《行政诉讼法》第44条即规定了作为例外的行政诉讼中的受诉行政行为之停止执行,随着《行政诉讼法》在2014年的修改以及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的出台,暂时性权利保护的制度内容得到了进一步补充。除了停止执行保护措施之外,暂时性权利保护制度还包括先予执行与保全保护措施。但是,结合目前的司法实践,此项制度中最先有所规定的停止执行保护措施,在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写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长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人们大多都是从教学论层面寻求解决之道,写作教学法层出不穷,关于写作教学的资料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但一直都没有解决写作的根本性问题。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逐渐转变思维,把解决作文症结的关键落在课程层面,课程目标的宏观玄妙导致写作教学内容无具体抓手可依,最终形成无效的
本文选取余华的《兄弟》及其英、德译本中的运动事件表达作为研究对象,运用Talmy关于运动事件词汇化类型的理论,通过对汉语、英语和德语运动事件进行分析,对三种语言运动事件中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进行讨论,总结其词汇化模式以及词汇化程度的异同,探讨汉、英、德的事件整合方式,同时为汉、英、德对比研究开拓一个新的研究视野。通过对比《兄弟》及其英、德译本,本文有以下几个发现:首先,在运动事件的描述中,三种语言在
气候是传统建筑在选址、设计、营建过程中的先决条件,也是传统建筑形成地域化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传统建筑与气候的关系,总结传统建筑适应气候的绿色营建技术有助于挖掘传统技艺与智慧,传承传统建筑文脉。本文在对气候与建筑绿色营建关系进行基础研究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模拟软件分析和多学科交叉等方法,分析了皖北的气候条件和传统建筑特征,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对皖北的传统建筑的规划选址、空间布局、立面造型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但是国家的繁荣发展、农牧区的振兴,不仅需要基本资源、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硬实力的发展,更需要强大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传统村落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传承发展传统村落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还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内蒙古的传统村落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村落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