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失智症老年人的人数不断上升,社会、家庭的压力持续增大,导致对失智症养老设施需求的增加。随着对该问题的重视,接收失智症老年人的养老设施有所增长。然而现有的失智症养老设施存在照护服务专业性欠缺,硬件、照护能力、管理水平有限等问题。与此同时,现阶段针对失智老年人的养老设施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的引导、规范的制定、资金的投入等亟待发展与完善。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梳理发现,我国目前对于失智症老年人养老设施的护理空间、室外活动场地的等方面的论述较多,但是缺乏对此类问题的定性研究。鉴于失智症养老设施空间环境的评价过程的复杂性,结合相关理论的积累,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失智症老年人养老设施的空间环境进行评价,为养老设施的失智症友好型改造提供参考。因此,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失智症友好型养老设施空间环境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出空间环境评价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步骤。结合马洛斯理论,首先通过分析失智症老年人护理需求,确定准则层的划分,再从失智症老年人的症状体征出发,提取指标项。通过删除重复内容进行归纳,将指标项与准则层相对应,初步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谢菲尔德法和调查问卷法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确保体系的利学性。基于初选和筛选的结果,建立了失智症友好型养老设施空间环境评价体系。 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法,两两对比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再根据指标体系对现有的养老设施案例进行现状评价,获得改造的紧迫值。综合上述两个指标,计算出个指标的优先改造值。通过优先改造值可以明确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下的改造内容和重点,为改造设计提出参考。 最后,为了验证该评价体系在可行性,依据各指标的权重值,结合专家现场评分,计算出各个改造指标的优先改造值,选取两处实际案例进行改造设计,证实失智症友好型养老设施空间环境改造评价体系在实践项目中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