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居民的收入由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四个部分组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财产积累不断增多,财产性收入也不断增加。虽然目前财产性收入在我国居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还比较小,但其增长速度呈现上升趋势,财产性收入逐渐成为我国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能忽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人”,这充分体现了国家改善民生、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财产性收入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文章分为五个主要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部分首先对财产和财产性收入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分城镇和农村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进行分析,分别从态势、来源渠道、差异三个方面全面展开;第三部分是实证部分,从众多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中挑选出几个显著的易量化的指标,通过建立模型,研究其对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根据实证结果详细分析目前制约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最后,针对模型的结果和当前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对策和建议。通过上述的分析,发现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存在以下重要特点:增长迅速,但总体水平不高,占总收入比重偏低,收入来源单一,分布不均衡,差距明显。制约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居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差距扩大;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居民投资渠道窄;住房调控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风险意识弱,投资理财能力低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促进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快速增长: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完善住房制度和住房调控体制;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普及居民的投资理财风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