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大学的发展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倍受关注;与此同时,如何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推动大学发展的关键。基于对我国本科教育问题的审视与反思,“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这样的人”逐渐成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通过对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的配置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构建起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和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开放式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重新配置教学资源的过程,没有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人才培养模式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着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大学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指导思想,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资源整合的相关性出发,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分析、政策分析等方法,探究教学资源配置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以期建立能推动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学资源优化整合机制。论文在介绍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综述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资源配置理论、无边界组织理论及其对大学教学资源整合的指导意义,然后从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性以及其对大学教学资源整合的要求,并分析了我国大学教学资源配置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性因素,接着运用比较分析,探讨西方大学教学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借鉴其教学资源整合的相关经验,并从大学教学资源优化整合要遵循的目标性与整体性、质量性与差异性、公平性与效益性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出发,结合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的策略。本研究认为,一定时期内,大学教学资源供给总是一个定量,而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注意优化教育结构和合理配置大学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的过程就是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最高的效益,培养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材尽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