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菘蓝组织培养条件的选择,找到了菘蓝外植体(子叶和下胚轴)直接再生芽的最佳激素配比(MS<,0>+BA1mg/L+NAA0.2mg/L).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分别含G418(遗传霉素)和Kan(卡那霉素)的菘蓝外植体再生培养基,考察菘蓝外植体的敏感浓度,结果表明菘蓝外植体对G418比对KaN更敏感,20mg/L的G418是转化菘蓝合适的筛选浓度.以菘蓝的子圳和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叶盘转化法进行菘蓝的遗传转化,并以未转化的相同外植体同法操作为阴性对照.经过共培养、选择培养和生根培养等步骤,获得了菘蓝的对G418的再生抗性植株,子叶再生频率为15.3%,下胚轴再生频率为23.1%.对获得的再生抗性植株进行分了生物学检测,PCR结果表明抗性植株在目的位置(805bp)处出现条带,而未转化菘蓝在相应位置出现条带,初步表明pta基因已转入菘蓝基因组.抗性植的PCR阳性率为37.4%.选取四株PCR阳性株按SDS法提取总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分别采用EcoR I和Sac 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总DNA,结果表明1、4号样品出现一个条带,2、3号样品出现两个条带,未转化的菘蓝未出现任何条带.取上述四个样品以TRIzol法提取总RNA,进行Norther杂交分析,以未转化的菘蓝总RNA为阴性对照.结果四个样品均出现杂交条带,而阻性对照未出现杂交条带.分子检测的结果说明外源pta基因已经整合进行入菘蓝基因组,1、4号样品为一个拷贝,2、3号样品为两个拷贝,pta基因在菘蓝中能正常表达.将经过鉴定的转基因菘蓝无菌苗从培养容器中取出,洗净要命上附着的培养基后,室温条件下培养在营养液(MS培养基大量元素稀释50倍)中,半个月后即有较多的根生出.将完整的转基因菘蓝苗移入移栽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等量混合)中,每天喷施营养液3次,并用保鲜袋罩住菘蓝苗以保持湿度,两周后菘蓝苗即可移栽大田正常生长,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在装有不含糖的MS培养基的容器中,以转基因和非转基因菘蓝的叶征作为受试材料,采用桃蚜(Myzus perisicae)作为受试昆虫,考察转pta基因菘蓝的抗虫性.两周后统计,平均蚜口密度抑制率为32.6%,与未转基因的菘蓝相比,转基因菘蓝具有明显提高的抗蚜虫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