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芪明颗粒(中药干预综合防治方案组)对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病变发生率,减少视网膜光凝治疗率,中度视力丢失(MVL)以及持续视力丢失(SMVL)的干预作用,最终形成高效,优化,简便适用,便于推广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方法:本临床研究是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设计。本单位为分中心之一。按拟定的入选和排除标准纳入2型糖尿病中、重度非增生性及增生性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淤滞共病例28例,按1:1比例随机为两组。研究组(中药干预综合防治方案组)采用芪明颗粒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模拟芪明颗粒治疗。疗效指标以终点事件为发生率主,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病变发生率及视网膜光凝治疗率为主要疗效指标;另外以视力丢失、眼底微血管病变及黄斑水肿改变为次要指标。观察疗程12个月,随访时间6个月。同时观察中医证候等疗效性指标以及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在本中心的研究病例中,共纳入病例28例,脱落2例,其中A组13例,B组13例。A、B组的一般资料及纳入时眼底病变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从初步的数据统计看,A、B组(研究未结束,尚未揭盲)均未见终点事件发生,既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病变,及中度视力丢失(MVL)以及持续视力丢失(SMVL),也未见不良反应。A组经过治疗后,视力均值提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B组经治疗后视力虽有提高,但经统计学研究,无显著差异, P>0.05。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A组视力改善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后视力好转者A组6例,有效率48%;B组视力好转者1例,例有效率0.8%。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及黄斑水肿程度评分,A组经过治疗后,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及黄斑水肿程度评分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B组经治疗后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及黄斑水肿程度评分虽有下降,经统计学研究存在显著差异, P<0.05。但经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A组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及黄斑水肿程度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目前由于观察时间较短,随访期尚未结束以及观察病例数较少,也未揭盲,对于芪明颗粒的干预作用,有待实验结束后,再进行进一步统计说明其疗效。结论:(设定A组为治疗组)芪明颗粒具有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淤滞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视力,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病变发生率,减少视网膜光凝治疗率,及中度视力丢失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改善微循环作用。目前临床研究观察治疗中还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病变,及中度视力丢失(MVL)以及持续视力丢失(SMVL)等终点事件,有待于总体研究结束,再做进一步的判断。本研究过程未见不良反应。(设定B组为治疗组)芪明颗粒则对于中、重度非增生性及增生性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