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康养步道作为森林康养的承载体,是森林康养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于森林康养步道的研究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因此尚未形成系统的针对性理论和建设体系。森林康养是以通过五感充分感受森林环境中多种康养因子体验康养作用,因此如何在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步道现有基础上,依据潜在游客对五感体验的需求、步道五感体验因子质量及其变化特征提出优化策略,并为日后森林康养步道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所在。针对这一目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与研究,总结森林康养步道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潜在游客进行森林康养步道五感体验需求及体验意愿的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调研测量,提出对旗山森林康养步道的优化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森林康养步道中,对潜在体验者五感体验需求影响最大的为触觉体验需求,其次为嗅觉体验需求、视觉体验需求、听觉体验需求,影响最小的是味觉体验需求;认知程度对五感体验需求与体验意愿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2)旗山森林康养步道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与人体舒适度总体呈现先连续降低再升高的日变化趋势,但不同植物空间类型日变化特征稍有不同;夏季旗山森林康养步道最适宜进行康养活动的时段为6:00-9:00时段;五感体验因子质量最高的植物空间类型为覆盖空间类型;12个样地中,五感体验最为良好的为C1、D2、D3样地。(3)提出了整体优化原则、区域分异原则、特色化原则、可持续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5大优化原则;并从步道要素优化、步道林分优化、步道五感体验因子质量优化、其他设施优化、服务管理优化5方面提出了旗山森林康养步道优化策略。步道要素优化主要包括宽度与坡度优化、铺装优化、线路优化、设施优化;步道林分优化主要包括植物配置优化、林分整理与清除、植物空间类型优化;步道五感体验因子质量优化主要包括对视觉色彩、人体舒适度、触感植物、空气负离子浓度、声环境、饮水设施及森林美食6方面优化;其他设施优化主要包括步道解说系统优化、环境优化、服务设施优化;并提出充分利用旗山资源、精准把握体验者需求、加强人员培训与康养指导服务、设置森林康养效果评估、强化旗山森林康养品牌5方面的服务管理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