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05、2006年7-10月对塔里木河(简称塔河)下游断流区6条样带38块样地和塔河中游未断流区3条样带12块样地外业调查数据,应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河畔荒漠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特征,结论如下:1在外业调查期内,塔河中游有高等植物13科24种,塔河下游有高等植物10科15种。2运用种-面积曲线等模型对塔河中、下游植物群落最小取样面积研究表明:当P取包括群落50%、80%和90%的植物种类时,下游最小取样面积分别为418㎡、1702㎡和2656㎡;中游则为1129㎡、5112㎡和7493㎡。②随离河距离增大,下游群落最小面积变化呈“U”形,中游则呈增加趋势。3对塔河下游植物群落个体数量特征的研究表明:随离河距增大,物种数、密度、草本盖度和频度与地下水埋深相关不显著;乔灌木盖度、最小面积与地下水埋深关系分别为“S”型和对数曲线。要正确描述输水河畔植物恢复与地下水埋深关系,应研究合适取样方法和样本量大小。4塔河中、下游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种间亲和性研究表明:①下游各物种总体关联性为不显著的正联结。植物种间绝大多数不存在显著、极显著的正联结或负联结,种间无相关的种对数较多。②中、下游主要物种种间联结对比,表现显著的和无关联的中游为29.1%、71%;下游为13.6%、69.7%。这种种间联结性随空间的变化是群落水平结构特征和不同种对环境条件适应的间接反映。5对重要值>0.01的塔河下游14种和中游11种主要植物进行有序样方聚类:①下游植被可分为3个群系7个群丛;中游分为2个群系7个群丛。②用有序样方聚类与TWINSPAN分类两种方法对下游植物群落分类,结果均具有极显著的关联。但对样方不合理的划分前者有6%,后者有21%。这表明有序样方聚类用于荒漠河岸植被带的划分优于TWINSPAN法。③对下游河岸植被带进行FA排序表明,该地区植物群落分布、种类组成与土壤含水量、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pH之间关系密切。6对塔河中、下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表明:①中、下游乔灌木群丛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草本层群丛。②下游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取决于灌木层和草本层。在地下水埋深较高的地段,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较高,反之较低。③对下游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关系的研究表明,随植物多样性增加,植物个体密度呈直线上升,植物个体平均高和盖度增加也与之有关。7对塔河下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表明:①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并结合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各环境因子对群落多样性作用重要程度的排序:地下水埋深>地下水pH>全盐>土壤60㎝含水量>矿化度。②聚类分析表明,地下水埋深在7个群丛取样尺度上与多样性的相关性较显著,地下水pH值、土壤含水量、地下水矿化度、全盐在群丛1~4上与多样性相关性显著。地下水埋深是影响群落多样性的最重要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