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死”与“众神狂欢”——从“西方音乐中心论”的终结到民族音乐的复兴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阐述了“西方音乐中心论”所形成的三部曲的过程,从中西方各自的“地理位置中心论”到欧洲自以为是的“西方音乐中心论”再到“西方音乐中心论”在中国。进而反思这一历史,提出了对于“西方音乐中心论”的解构,其中既包括对于“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批判,又有对于“美国音乐中心论”的质疑,还有对于“西方音乐中心论”在中国的清算。最后提出在全球化时代,重新“发现自我”继而“超越自我”的“中乐西渐”的民族音乐“走出去”的理念。   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共分为三节,分别阐述了“西方音乐中心论”所形成的三部曲的过程,“东风西吹”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从“地理位置”中心论到“自我主义”中心论;欧洲通过内在成长与外在扩张得以确立“自我”;中国半殖民地境况下的“被迫拿来与主动选择”。第二章是对“西方音乐中心论”的解构。这其中既包括对于“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批判,还有对于“美国音乐中心论”的质疑。第三章则是对于“西方音乐中心论”在中国的清算,要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正名。这其中既有对于“五四”以来绝对价值观的纠偏,最后希望魂归传统、走进经典音乐之美。第四章在总结上述观点的同时,提出在全球化时代,重新“发现自我”继而“超越自我”的“中乐西渐”的民族音乐“走出去”的理念。
其他文献
期刊
“以人为本”是当今设计领域最流行的语汇之一,无论是设计理论界还是设计业界都高举着“以人为本”的旗帜,一场关于设计价值取向的运动正如火如茶的展开。虽然我国的设计价值
传统架上绘画创作这一古老的艺术门类,进入21世纪以来,其形式语言与内容结合当下生活一直朝着更为多元化、复杂化、包容化和信息化发展。近年来,在国内外多处展览上陆续出现通过
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苏联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题材、体裁丰富;音乐语言个性鲜明,既植根于传统又不乏时代感;风格以主调为主,尤其在他的交响曲中体现尤为明显。   本文
纵观中国绘画发展历程,有不少艺术家对于日常生活进行表达,并喜爱对于“日常之物”的描绘,尤其是民国时期一批留学归来的画家将西方的传统绘画和新兴的艺术思潮带回中国,使得风云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极多主义”绘画中“积简而繁”的重复表现手法。通过分析西方极少主义艺术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发现中国式“极少”的特殊性,以及“极多”艺术中重复表现手法的
作为一个89年出生的城市孩子,我几乎每天都与都市打着交道。最熟悉的是每天早上去学校上课的路线,我记得每一个站牌的停靠车辆、记得经过的每一个红绿灯的变化时间,每天接触的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