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视野下的技术标准化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27291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模式的不断演进,竞争业已达到标准竞争的新阶段。在技术的进步过程中,历史已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标准战争。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所谓“得标准者得天下”。在高科技产品的竞争中,标准竞争已经超越简单的产品市场占有率竞争而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而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标准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包括专利权在内的知识产权所追求的最高法律形式。 概括地说,标准是通过各个参与方的协商和调和而形成的规范(Specifications)体系。制定和实施标准的过程就是标准化。标准所表达和追求的是一种规则和秩序,而这种规则和秩序针对不同的人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利益安排。标准化本身从法经济学角度来看是一种为了统一化的目的而互相协调达成的合同或协议。本文所讨论的重点是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主要是技术专利的标准化。 和很多事物一样,标准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扩大技术的外部效应和减少使用成本,其网络效应、“消费追随效应”和标准技术的“Lock—In”锁定效应等诸多特性的存在,和垄断性的专利技术相结合,又使得标准极可能导致标准技术的垄断:标准的锁定效应使得标准对市场的影响力空前强大;技术产权的标准化使产权的时间特性被淡化;产权技术标准化打破了技术产权的垄断性和公益性的平衡。可见,标准具有两面性,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使得竞争关系更加微妙,对竞争有着限制和阻碍的可能。因此,只有当我们对标准的反竞争性进行一定的限制,使标准的正面效应远远大于其负面效应,标准促进生产的命题才能真正成立。 本文从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义界定出发,对现代科技条件下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标准化以及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对竞争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的阐释,重点分析了针对若干反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并试图提出一些可能的法律规范的制度设计和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海事请求保全制度不仅是海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同时也是海事诉讼中的一项特有制度。海事请求保全概念是我国诉讼法理论上出现的一个崭新概念,这也是作为特别法的《海事诉讼法》
通过大量实例对目前发展较快的观演建筑进行了深入剖析,反映了建设规模、舞台设施、建筑形态以及设计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客观现状并做了比较详尽的总结归纳和分析探讨.
反垄断法在保护竞争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任务:控制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地位和控制企业合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并购的高发期,并且主要
我国合同法没有将旅游合同作为有名合同规定在合同法分则中,所以旅游合同至今仍是无名合同,在立法及法律适用上存在严重缺陷。这不但不利于旅游纠纷的解决,还与蓬勃发展的旅游市
设定性教唆,是指教唆者预先设定确定的条件,唆使他人在条件满足时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设定性教唆的特点包括:第一,教唆内容的预设性与确定性。其中,教唆内容的设定性主要体
行政复议准司法化是指行政复议制度在保持自身以行政权力解决争议的效率和专业性的同时,有选择的借鉴司法制度中运用的公正解决争议的机制,使行政复议制度公正与有效率的解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