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视角看严复译《天演论》中的抵抗性翻译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errych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史上颇负盛名的翻译家,他一生中翻译了大量的西方学术著作,介绍并提倡“西学”中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他著名的八部译作可谓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多年来很多学者专论或者涉及过严复及其翻译思想,总体来看,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文学或美学角度切入,“信、达、雅”似乎成了其研究的全部。因此,在全面了解严复及其翻译的历史作用和重要性上,以往研究确有不及之处。有鉴于此,本文另辟蹊径,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借助后殖民翻译理论学者文努蒂的“抵抗性翻译策略”研究,通过详细了解严复翻译《天演论》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严复的自身经历,探讨译者在其译著《天演论》的翻译中如何在语言、形象和文化、意识形态这三个层面运用“抵抗性翻译策略”,并探讨译者在运用过程中如何受到当时的社会及意识形态和译者翻译目的的制约。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严复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抵抗性翻译策略”其实是一种翻译手段,它有别于通常情况下的微观的翻译技巧,而是一种宏观上的把握,这种翻译译中有评,译中有述,译中有编,译中有写,译中有删除,也有增加。而更进一层,从文化角度来看,严复在翻译过程中出于强调民族差异性的目的使用了归化策略,这是对英美霸权文化的一种抵抗,也是“抵抗性翻译”的具体体现。而这一策略的选择也与严复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社会、历史形态息息相关。本论文基于相关的翻译理论、文学理论、文史资料和具体的案例分析,对严复的《天演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努力挖掘隐匿在译作背后的有关于意识形态的“抵抗性因素”。同时指出,严复对于抵抗英美霸权文化,融合中西文化所做出的努力,为我们今天的译学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把”字句作为汉语独有的句式一直是语法研究的焦点,但是目前对其否定式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主要采用描写法,选取常用的三个否定词“不”、“没”和“别”作为研究对象,分
作为一项制度,职权主义审判模式与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一样,均有其固有的文化基础;故此,与职权主义彻底决裂的改革思路和纯粹的当事人主义模式一样,都难免将司法陷于文化悖论之境。
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委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是突显国有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党建+"理念,是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指导原则的拓展,
定金制度作为债务确保手段,早在罗马法中即有规定。在我国实务中,定金条款被大量运用于二手房房屋居间买卖合同之中,但我国法律并未在居间合同中明文规定定金及相关具体条文,
在资源相对贫瘠的农村教学中,挖掘农村独特的教学资源,成为每个农村语文教师新的历史任务。农村清新怡人的自然环境、淳朴美好的风土人情、厚重深邃的民间文化资源等,均是语
在高中生中广泛开展报刊阅读活动是一种增加信息输入、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而报刊阅读材料的选择,是有效开展这种教学内容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在信息化方面持续投入,信息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在不断加深,企业信息化的投资比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天津以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在如何融入上作了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并为进一步做好工作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师问题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突破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已经
本课题以江苏省创新基金项目“精密数控螺纹磨床智能磨削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为背景,针对丝杠磨床在线检测与砂轮修整技术现状的不足,设计开发新型丝杠磨床在线检测装置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