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及风险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ig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贷资产证券化于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最初是以美国住房抵押证券的形式向大众投资者筹措抵押贷款资金。作为融资家族新成员,这种模式一出现便开始迅速发展,在80年代,信用资产的范围已经拓展到信用卡应收帐款、汽车贷款、租金、版权专利费、消费品分期等领域,信贷资产证券也成为美国金融市场上仅次于政府债券的第二大市场融资工具。通过多种金融产品提供的融资方式实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内在关联,使商业银行或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传统贷款人角色被资本市场替代。为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在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既满足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提高了银行资金风险管理水平,对革新我国的投融资方式,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水平,规范资本市场行为,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起到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原理、方式、以及在运做过程中存在法律问题和风险应对策略等问题,希望能够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的转型,农民收入的增加”一直是国家战略方针的重点内容。因此,如何有效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长期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越来越受重视,而且,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银行业竞争的加大,提高商业银行绩效的问题也成为管理者进行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长期以来,
1996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一篇名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正式启用“知识经济”一词之后,这一概念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的核心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新兴产业形态,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6年第一季度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405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4.4%,位居全球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