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ian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民日报》频繁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行为受到人们的热议,甚至成为引人注目的“媒介事件”。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试图以文化霸权理论为基础,考察《人民日报》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行为,并思考其所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文化对文化霸权的争夺行为。本研究对《人民日报》中网络流行语的统计采用文献研究法中的二次分析法;对于《人民日报》具体文本则采用文本分析,结合语用学与符号学的分析方法进行。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人民日报》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行为置于更为广大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场域,分析《人民日报》与网络流行语的互动、争霸与协商的关系,为理解主流媒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参考。本研究首先对2009-2013年间得到官方认可并出现在《人民日报》中的网络流行语及其篇目数量进行了统计,得出五年间进入《人民日报》的网络流行语共计52个,并从语言学的角度对高频出现的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性进行了考察。对于网络流行语内涵的分析,笔者首先根据这些网络流行语在《人民日报》中的内涵与其原先网络使用中的内涵是否发生变化,将其分为两类,考察它们在《人民日报》中的使用方式与内涵变化;随后通过对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具体文本语境的分析以及文本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人民日报》文本语境对网络流行语内涵的影响。基于以上资料的分析,笔者讨论了《人民日报》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以及从中体现的文化霸权争夺的形式与目的。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使用网络流行语时倾向于选择符合汉语规范标准、语境适配性强、语义积极正面的流行语。进入《人民日报》中且内涵未变化的网络流行语,主要被直接引用、自主使用和作为报道评论的对象进行使用;而内涵发生变化的网络流行语则出现了原有内涵被剥离、原有内涵被改造、原有适用语境被扩大以及原有内涵被误用的情况,同时,《人民日报》文本的语境也对网络流行语的内涵产生了影响。《人民日报》使用网络流行语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1.是官方媒体关注社会现实的要求;2.党报语言改革与文风转变的要求;3.主流文化对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的规范;4.官方媒体对舆论的掌控与对认同的寻求。从文化霸权理论的视角来看,《人民日报》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体现了文化霸权争夺过程中吸纳、融合、协商的形式,并且也出现了为吸引大众关注而进行的试探性行为,这些形式从表面上看是《人民日报》提高文本可读性、展现亲民姿态、获得认同的体现,但由于《人民日报》对网络流行语仅仅作为一种工具性的使用,并未冲破其本身具有党报特性的新闻话语与框架,因此对网络流行语的吸纳、融合、协商与试探性用法,实际目的则是对报道议题的建构与舆论引导力的增强。因此可以看到,《人民日报》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是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文化争夺文化霸权的体现,《人民日报》对网络流行语的吸纳、融合、协商与试探性使用,是《人民日报》所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文化对于文化领导权与舆论主导权的把握。
其他文献
<正>在当今中国,"男主外、女主内"仍是大部分家庭的典型分工模式。父亲忙于打拼赚钱,有的常年在外奔波,因而养育孩子的重任更多由母亲承担。但是我们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长,离
期刊
<正>在汉字圈国家中,特别是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对于"音乐"的理解一直延续着一种共识,即是由"民族音乐"(国乐)和"西方音乐"(洋乐)对立统一地构筑的。但是,在进入21世纪
根据意大利“marmo macchine 131”的报告,本文较详细的编译了1995年世界石材进出口贸易的统计资料,并进行了简要分析,可以较深入和具体的了解当前国际市场的形势和发展趋势
<正> 淮阳县东南9公里泥河村的社員彭作梅于1961年12月在該村西北角的一个池塘內发現銅爵一件。后来他的儿子彭西明又于1962年4月在同一地点发現了銅器五件(爵、觚、提梁卣、
期刊
<正> 栏桥寺洼文化葬地位于甘肃省西和县红旗乡栏桥村,在西汉水东岸席家山向河谷延伸的缓坡上,葬地与河面高差约五十米(图一)。嘉陵江的支流—西汉水流经这一带时进入峡谷地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实例计算,并综合散热问题,对油道进行了设计,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和评价。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超塑性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主要介绍了新的超塑材料的开发及超塑性的应用,概述了国内外超塑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超塑性研究的热点问题进
<正> 1977年10月,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喀左县)市政园林处在挖菜窖时,破坏土坑竖穴石椁墓一座,经主管部门清理,出土铜带勾一件,青铜短剑一把,陶壶两件、陶罐两件、
难降解有机废水成分复杂、浓度高、可生化性差,在自然环境以及生物体内呈现长期残留性和高毒性,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很难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已经在废水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发生硬膜囊撕裂的解剖学机制,比较撕裂位置及术中、术后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2014年01月本院行腰椎后路手术的216例>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