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灯塔计划”是一个民间非政府公益组织开展的义教活动,通过组织广州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大学生到贫困山区的学校进行义教和师资交流活动,改善偏远地区的教育状况,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民间非政府公益组织义工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方式是纯粹的义工精神展现,对之心理特征调查和分析以了解义工群体的特殊性。
方法:本研究以正在从事“灯塔计划”的157名大学生义工(其中男性63名,女性9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大五人格量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三种量表,分别调查其的人格特征、职业倾向和心理健康水平,并运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结果:“灯塔计划”义工在人格特质上,宜人性(44.32±4.67)得分显著偏高,而神经质(31.02±6.4)得分显著偏低,且不论性别、城乡来源、年级、文理专业类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月人均收入水平上的差异,都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灯塔计划”义工在职业倾向上社会型上的得分很高(36.18±9.45),而现实型(18.20±10.88)、研究型(21.50±10.47)和常规型(22.99±8.29)得分都较一般大学生而言偏低。“灯塔计划”义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高:SCL-90总分(34.79±27.65)、阳性症状痛苦水平(1.43±0.39),以及躯体化(0.21±0.25)、人际关系敏感(0.52±0.45)、敌对(0.21±0.29)和偏执(0.32±0.37)因子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只有强迫(0.78±0.53)因子一项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但并未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水平;总体症状检出率为5.73%,低于全国9%的平均水平;男、女义工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显著好于普通的男、女大学生;且在偏执因子上,女义工的得分显著低于男义工。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灯塔计划”义工人格的神经质特质与职业倾向的企业型显著负相关;外向性特质与社会型、企业型和艺术型显著正相关;开放性特质与社会型、研究型、企业型、和艺术型都显著正相关;自律性特质与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都显著正相关。神经质特质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宜人性与自律性特质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外向性特质与SC(1)-90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和抑郁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开放性特质与总分、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和抑郁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职业倾向类型的社会型与SCL-90的阳性症状痛苦水平以及强迫和恐怖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研究型与恐怖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企业型与阳性症状痛苦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1.“灯塔计划”义教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其中宜人性特质突出。
2.“灯塔计划”义教大学生行为层面上社会性倾向明显。
3.“灯塔计划”义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显著高于普通的大学生水平,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灯塔计划”义教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职业倾向和心理健康有着丰富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