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协同环境下的实时组编辑技术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p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时组编辑支持多个异地用户通过网络同时地并发地参与一个共享文档数据(文字、图形、媒体等)的编辑和修改,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有的实时组编辑研究主要局限于小组协同。随着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的协同活动逐渐突破地域的限制,协同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在大规模协同环境下支持实时组编辑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在分析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大规模协同环境和实时组编辑应用的特点,对大规模协同环境下实时组编辑活动中的因果并发检测问题和协同数据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直接因果先序向量时间戳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间戳工具——直接因果先序向量时间戳,并提出了基于该时间戳工具解决实时组编辑活动中因果并发检测问题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低并发的大规模协同环境下实时组编辑活动中的因果并发检测效率。 Leader优先协同交互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组编辑协同交互模型,通过限制各协同站点上远程操作的同步顺序,能够在高并发的大规模协同环境下,有效控制操作的直接因果先序向量时间戳的大小;通过将实时组编辑会话根据协同站点间的网络状况合理分区,并适当引入一些虚拟协同站点参与协同交互模型,能够继续保持用户间较高的协同感知性能。 动态分布式数据定位服务。提出了一种新的存储网格定位服务设计,通过将相关元数据以及其它参考信息分散存储到各个存储单元上,以增强服务的强壮性;通过在数据定位服务提供者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集中式的管理,能够支持任意复杂的数据定位查询。该设计可以对基于存储网格的大规模协同环境下实时组编辑活动中数据管理服务的构建提供有效的支持。 实时组编辑原型系统。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和方法,提出了一个大规模协同环境下的实时组编辑活动框架,并以AutoCAD应用为背景,实现了一个支持大规模协同环境的实时组编辑原型系统。
其他文献
网络攻击的趋势是攻击技术越来越复杂,攻击行为越来越频繁,而获得相关攻击工具以及发动攻击的行为却越来越容易。大量网络攻击行为及攻击事件造成用户资源的破坏与损失,严重威胁
伴随着Internet的持续飞速发展,各种新兴服务和应用不断涌现,网络规模也不断的膨胀与扩大。对一个规模空前庞大的网络进行网络性能的监测与管理,是当前互联网领域所面临的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信息因其综合性、交互性、直观性等特点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但其在传输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图像作为信息的有效载体,也同样
近几年,国内通信市场逐步进入成熟阶段,增值业务变得越来越重要,语音增值业务成为运营商和增值业务提供商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基于VoiceXML(VXML)的语音增值业务平台的逐步应用
近年来,企业业务过程管理的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工作流技术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文献[1]采用模式的方法研究工作流结构以来,工作流控制流模式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工作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Internet技术已经被广大人们所使用。从而将人们带入到了信息化的时代。与此同时人们对数据的高速处理和数据的海量存储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信
电子拍卖协议是电子拍卖系统顺利实施的理论基础,它的设计和安全性是构建电子拍卖系统最核心的理论和最关键的技术。简单地说,电子拍卖协议就是网络安全协议,它的设计主要是
Ad Hoc网络由于其动态网络拓扑和高抗毁性,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消防、安全、救援和会议等场合,随着Ad Hoc网络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人们希望能将Ad Hoc网络融入到现有的无线网络中
P2P网络是近年来业界研究与关注的一个焦点,它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但是P2P网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安全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人脸识别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是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分析与理解,计算机视觉以及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近40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根据生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