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贷款人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ira_lacu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对经济推动作用的增强,金融风险与日俱增,银行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许多银行倒闭,有的国家银行业进行了资产重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最后贷款人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最后贷款人制度是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时为了避免流动性危机的扩散而导致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对商业银行进行紧急救助的银行政策。它是在中央银行的制度变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可以实现弹性的货币供给,改善存款合约的结构,从而有效地遏制银行恐慌。然而,在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带来道德风险问题,为了减轻道德风险威胁,必须对最后贷款人制度救助的原则,救助的实施者、实施救助的时机以及救助对象,最后贷款人援助的方式、期限及利率和最后贷款人救助资金的回笼作详细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只有作为金融体系基本要素之一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其他基本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健康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最后贷款人制度的优越性,避免或减少最后贷款人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才有可能保持金融的稳定,从而维护金融的安全。我国的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为化解日益显现的金融风险,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最后贷款人制度,使其与经济体制中的其他制度建设协调发展。 本文遵循先理论后实践、先宏观后微观、先国外后中国,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路。通过对中央银行制度变迁的分析从理论上阐述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并通过对不同国家最后贷款人制度实际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揭示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而在分析其功能特点、实施以及协调运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实施现状,提出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政策性建议。
其他文献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信贷资产占到银行总资产的一半以上,其带来的利息与费用收益占银行总收入的50%-60%。不仅如此,金融市场还出现了越来越多
目的研究骨灵颗粒对兔股骨头坏死核心结合生长因子a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肌注醋酸泼尼松龙(0.32mg/kg·d)8W制造股骨头坏死模型,中药治疗8W、12W后实时定量PCR检测核心结合生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采收时间和不同药用部位鱼腥草的鲜品和干品,其主要有效成分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吸收波长为510nm。结果鱼腥草鲜、干药材
股票定价理论基本上沿着线性化和非线性化两条线索向前发展。股票定价理论的线性化研究方法始于对不确定条件下量化模型的建立的构想。马柯维茨建立了“均值-方差”分析框架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和监管问题。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全球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和实现的几种模式,引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然后在
一直都在困惑,为什么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阅读得不到重视?更有甚者将语文教材束之高阁?是教材中的文章过于陈旧,还是因为大家都在盲目的追求高分,考试不考就不去理会?答案不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利用外资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国际范围内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
当前,经济金融的全球化推动着全能银行全球化的进程。以美国和德国为首的很多西方国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大力发展各种形态的全能银行,以提高其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