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国际化受到了中国政府、金融界和民众的重视,也成为国内外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货币国际化的理论概述入手,全面阐述了货币国际化的含义、职能,及其带来的降低汇率风险,获得铸币税收益,实现经济存量保值,提升国家政治地位等收益。另外,货币国际化的实现也会使发行国国内经济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使国内经济政策的效果受到影响。现阶段,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相比于其他国际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依然较低。本文主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路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从而解决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问题。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需要我国拥有强大的贸易竞争力和巨大的国际贸易市场份额。并且,人民币应具有稳定的汇率和币值,货币实现可自由兑换。良好的货币回流机制保障也是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必不可少的条件。本文分析了英镑、美元、日元、德国马克的国际化过程。从国际货币职能,空间范围和国际收支调节的三个角度概括总结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国际货币职能存在“非对称性”,在现阶段我国资本账户没有开放的条件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应从在国际贸易中履行交易媒介和计价结算职能开始,逐步稳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区域化是货币实现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人民币应从周边化做起,通国区域化成为亚洲关键货币,进而实现国际化。人民币应从经常项目顺差开始,逐渐过渡至经常项目盈余和资本项目赤字,在产业结构调整之后,达到经常项目赤字以及良好的货币回流渠道推动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