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文用典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故是中国语言中闪光的钻石,是中国文化贮存在语言中的“活化石”。本文以毛泽东诗文的用典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下面两种方法来进行研究。一是学科渗透法:运用训诂学来考证典故的出处和意义,运用修辞学来分析典故的表达效果;二是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根据毛泽东诗文中大量的关于用典语言材料来从微观上分析毛泽东诗文用典的修辞效果,并且从宏观上探讨了用典的类别和修辞功能以及活用典故的艺术。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毛泽东诗文用典的分类研究。用典又称“用事”、“援引”。它是指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或古人的言论或俗语、成语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修辞方式。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毛泽东诗文中的用典现象进行分类研究,譬如从用典的方式、用典的功用、用典的多与寡等角度来进行分类,从而帮助读者在阅读毛泽东诗文时扫清典故障碍,进而使读者更为透彻地感受和学习毛泽东驾驭语言的艺术。第二部分毛泽东诗文用典的修辞效果研究。毛泽东诗文用典的修辞效果主要体现在具有说服力、典雅精炼、形象生动和委婉含蓄等四个方面。第三部分毛泽东诗文活用典故的艺术研究。用典要切合典故的原意,这是用典的基本要求,大多数用典皆是如此。然而毛泽东诗文中的用典,往往能够对典故进行创造性地继承与革新。这主要体现在毛泽东对典故的活用上。毛泽东诗文活用典故的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典故形式的活用和典故内容的活用这两个方面。毛泽东诗文对典故形式的活用,主要体现在“在前人诗句中变换几个字”和“压缩或改造前人的诗句”两个方面;毛泽东诗文对典故内容的活用,主要体现在“改变典故的原意而赋予新意”和“反用其意”两个方面。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比实验法、典型调查法,基于SEM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有效地配备垃圾桶。通过方案的确定与选择,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在家中增设2个
近代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丰硕的智力成果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类在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在肺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寻找新的
被誉为“软黄金”的香云纱,因其特有的染整技艺传承了500多年,香云纱染整技艺在2008年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它是一种采用植物薯莨和河泥染色的环保型面料。香云纱的文化内涵主要是因为它生产环境的独特性和全手工染色技艺而生成的,这也是香云纱能够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根本原因。深入提取和挖掘其艺术价值,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次课题是基于国家积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基于“以乡镇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严重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2001年5月,国务院实施“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是30年前发现的一种核内非组蛋白。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它在细胞核内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HMGB1可在LPS、IL-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西南是我国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本文运用衡量民族关系指标,探讨基督教传播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本文认为,清末民国时期基督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当前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引发我们对我国民营企业治理的深思。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
臭氧空洞、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触目惊心。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前所未有的惨重代价。
从1979年国务院设立蛇口工业区开始,我国工业园区建设已经走过31年的历程,期间主要经历了探索、起步、膨胀整顿、升级提高四个阶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