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可更换钢框架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o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关于钢框架梁柱延性节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削弱或加强型、端板连接型和带悬臂短梁的拼接型节点,此类节点虽能改善梁端焊缝处的受力状况,但功能较为单一,未考虑受损后的可修复性。针对现有不足,本文基于保险丝和塑性铰外移理念,将外伸端板连接、削弱型和拼接型连接的优点进行整合,提出一种局部可更换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以下简称新型节点)。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对新型节点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给出抗震设计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依据相关规范及研究成果,对新型节点进行了初步设计,得到BASE试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并选取国内外两个典型试验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可靠性。(2)对BASE试件进行了静力加载,详述了节点塑性铰的发展规律,分析了端板、连接板和螺栓的应力状况,揭示了新型节点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通过对短梁翼缘进行削弱,能够有效将塑性铰移出,避免端板连接和拼接处发生破坏,最大应力和塑性变形出现在削弱区域,而节点域和拼接处的应力仍处于弹性范围。(3)完成了20个试件的滞回性能分析,研究了短梁翼缘削弱深度c、削弱长度b、削弱起始点距端板面距离a、短梁长度l和短梁材性等5个参数对节点承载力、刚度、耗能能力及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数c、b、a和l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c>b>a>l;将短梁材性更换为Q355等高屈服点钢材后,节点的抗震性能并不理想;将短梁材性替换为LYP225等低屈服点钢材后,节点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得到改善,但承载力和弹性刚度却有所降低。(4)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给出新型节点的抗震设计建议:外伸端板的连接可参照现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并尽可能采用大直径螺栓,以免发生螺栓断裂破坏;拼接连接可按照等强度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削弱参数a、b、c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三者之间存在一个最佳匹配关系,建议c取(0.1~0.2)b_f,b取(0.65~0.85)h_b,a取(0.5~0.75)b_f,b_f为钢梁截面宽度,h_b为钢梁截面高度;短梁长度l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基本可忽略不计,考虑到经济性及运输方便性,建议l取(1.5~2.5)h_b。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标志着我国已经将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这意味着我国乡村振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国相关部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其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是重要的举措之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组
2012年我国刑诉法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几年来,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背景下,刑事司法实践中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和适用也频频出现争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成为当前刑事司法
环状化合物在天然产物中广泛存在,此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药物活性和生物活性,是很多药物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尤其是含有活性基团的环戊酮骨架化合物在材料化学,全合成化学以
民族电影能够全方位、多层次、真实地表现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能够平衡电影生态。然而由于国内外多方位电影的挤压、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多方不利的外部发展环
随着技术深入,地下工程的勘探深度越来越深,对施工安全提出了严峻考验。本文针以施工安全监测过程中的岩体稳定性监测为出发点,基于管道机器人的方法设计提出岩孔监测方法研
硫酸镍晶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紫外滤波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光学、化学、通讯、军事等领域。然而,该晶体的热稳定性较差,在温度达到73 ℃时即开始脱水分解,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停车难问题已经日益凸显。为了提高停车场车位的合理利用效率,缓解停车困难的压力,本课题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路径规划原理,设计了一个停车场计费控制与信息分享系统。该系统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车牌识别与信息储存系统设计。该系统包括车牌图像定位、车牌识别和车牌信息储存三个部分。将摄像头采集到的车牌照片进行图像预处理、边缘检测和BP神经网络等一系列处理,得到车牌的准确信
当前,无线通信发展速度迅速,4G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已经开始向5G靠拢,人们对通信网络越来越高的需求都刺激着无线网络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然而无线信道依然存在多径衰落的问题
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在竣工验收阶段和道路养护阶段都需要检测其表面平整度及平面倾斜度,道路平整度是反映路面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道路的平整度进行监测,可及时排除道
犯罪并非完全是犯罪人单方行为所产生,也存在因被害人不当行为介入引发犯罪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被害人不再是纯粹无辜的被害人,而是和犯罪人交织互动、共同推动犯罪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