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肥料存在养分易淋失,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而以生物质炭为缓释材料,利用生物质炭具有多孔隙、比表面积大等特殊理化性质的特点,将生物质炭与普通肥料结合,通过挤压成型、包膜、造粒等肥料制备工艺研制生物质炭基缓释肥料,降低肥料养分淋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针对热区土壤酸化问题,在肥料中添加生物质炭,对提高土壤pH和增强土壤对养分的吸附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多种肥料制备工艺研制了不同生物质炭含量的炭基肥料,并通过土柱淋溶法和土壤恒温培养对其缓释效果和土壤改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如下:1.在淋溶试验中,加入0、10%、20%、30%生物质炭处理的肥料棒12次淋溶结束后,氮素累积淋出率分别为53.19%、59.95%、58.70%、57.92%,和钾素累积淋出率分别为52.38%、59.06%、60.74%、60.49%,各处理间差距不明显,但肥料棒抗压强度随着生物质炭量增加而减弱,且相关性极显著。2.以生物质炭为包膜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尿素中氮素的淋失,在整个淋溶期内,生物质炭用量分别为10%、20%、30%的各处理的氮素累积淋出率分别较对照处理减少了 13.68%、21.75%、36.5%。表明生物质炭包膜尿素的缓释效果随着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当生物质炭用量为30%时,效果最好。3.添加生物质炭可有效降低复混肥中氮、钾素的淋失。在淋溶试验中,生物质炭用量分别为10%、20%、30%的各处理的氮素累积淋出率分别较对照处理减少了3.40%、9.19%、30.42%;钾素累积淋出率分别较对照处理减少了 5.15%、5.29%、10.40%。缓释效果随着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生物质炭用量为30%时,复混肥不仅缓释效果最好,且释放速率最为平稳。4.添加生物质炭的碱性肥料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明显,添加炭基碱性肥料的土壤pH、CEC显著大于对照处理。土壤pH随着土壤恒温培养时间延长,添加炭基碱性肥料的土壤pH和土壤CEC均表现为先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培养结束时,生物质炭用量为10%、20%、30%的处理的土壤pH分别较对照处理提高了 0.51、0.99、1.49 个单位,土壤 CEC 分别提高了 0.77 cmol/kg、1.67 cmol/kg、2.38cmol/kg。说明随着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其对土壤改良的效果在增强,当生物质炭用量为30%时,对土壤改良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