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国政府一直以来对朝鲜只维持宗属名义,十分尊重其主权,从来不乱加干预,而是任其自理。伴随着东亚地区进入西方列强的视野,朝鲜也不可避免地被引起关注。天主教势力潜入朝鲜并迅速发展壮大,朝鲜政府于1839年颁布禁教令,对三名法国传教士处以极刑,后来法国军舰借此闯入朝鲜海面,拉开了资本主义列强侵朝的序幕。之后,美国政府利用舍门将军号事件,也开始对朝鲜进行挑衅。法美两国的入侵均以失败告终,使朝鲜统治者被表面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更加固步自封,其后在面对蓄谋已久的日本疯狂入侵时,便彻底破灭了。1875年9月20日,日本在朝鲜策划了云扬舰事件,朝鲜政府最终被迫签订了《江华条约》,这一条约并不具有对等性,成为日本奴役朝鲜的开端。日本吞并琉球后,中国国内一片哗然,有人甚至提出征讨日本以示国威,而朝鲜自然就成为下一个被日本吞并的对象,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清政府的决策者着手商议处理朝鲜问题的方法,最终制订了两个方法,一是通过朝鲜与西方列强订约以制衡日本;二是清政府对朝须提高控制力以抗衡列强。在深思熟虑之后,清政府为保万无一失,决定同时实施这两种方法。1894年,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的爆发,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索,在中日战争中,由于清政府的腐朽和消极避战,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无奈接受《马关条约》,完全终止了中朝的宗藩关系,使中朝之间悠久的历史联系全然断绝,朝鲜自此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任意宰割之下。1897年10月14日,朝鲜政府正式宣布成立大韩帝国,但清政府没有立即予以承认,此后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双方利益的需要,清政府逐渐转变了对朝鲜的态度,并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着手和朝鲜政府建立平等的国家关系。为了使中朝外交关系正常化,清政府决定派使臣前往朝鲜,具体商议订约事宜。到1899年的12月,双方签订了《中韩通商条约》,正式建立了平等的国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