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复方绞股蓝颗粒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2vo)制备40只大鼠慢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按数字随即表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复方绞股蓝组、西药尼莫地平组,通过免疫组化分析,酶活性测定等,观察复方绞股蓝颗粒对大鼠脑内的MDA、NO、SOD等指标,针对其中药方剂的功效和作用特点,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从氧化应激反应上进一步评价该方改善血液循环以及保护脑神经细胞的作用机理。为今后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结果:1、各组脑缺血大鼠脑内 SOD的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SOD活性明显降低 P<0.01;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SOD活性明显升高 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即 P>0.05。各组脑缺血大鼠脑内 MDA的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MDA活性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MDA活性明显下降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即 P>0.05.各组脑缺血大鼠脑内NO的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NO含量明显下降P<0.01;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NO含量明显升高 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有升高,即P>0.05.2、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果:在药物干预前,假手术组和其他组相数据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干预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通过通道次数大于假手术组,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所需时间小于模型组大鼠所需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西药组同假手术组比较,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模型组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同西药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大鼠病理学结果:假手术组:额叶皮层和海马CA1区偶有神经元细胞变性、死亡,正常神经元细胞数目多。模型组:额叶皮层及海马CA1区有结构松散的软化灶,神经元大量变性、死亡,神经细胞数目减少。西药组:神经元变性、死亡模型组减轻,正常神经元细胞数目较模型组多。中药组:神经元变性、死亡和神经细胞数目减少较西药组为略轻。 结论:复方绞股蓝颗粒可以明显改变脑缺血大鼠模型脑内的氧化水平,发挥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在大鼠脑缺血引起的氧化应激中发挥保护神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