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作为第七种艺术形式,以它最直观,生动,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各国人民分享自己的语言与文化。通过英文原版电影,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实践情境,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和具体,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让学习者在视听说三位一体的完美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ICC),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跨国、跨民族的文化交际,在不同民族之间架起一座畅通的沟通桥梁。通过英文原版电影既能向学生展示标准的语音、语调及用词,又能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宗教及价值观等,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既了解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培养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又进一步促进了语言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为了了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情况,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的设计围绕以下三个问题:1.目前的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状况如何?2.利用英文电影进行英语教学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如何?3.调查结果对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有哪些启示?笔者对辽宁师范大学的共160名本科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比较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并调查分析了利用英文原版电影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站在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度给出建议。教师应该做充分的课前准备,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影片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作为学生也应在课后进行影片的回顾,从而提高教师及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问题以及本论文的结构;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介绍了本论文使用的理论基础,从建构主义和跨交际能力理论出发,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并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电影与跨文化交际教学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关于作者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等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在第四部分对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最后一章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对教师的教学启示和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建议,指出了其局限性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