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机构集团化管理模式下的园长执行力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dy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家长对优质教育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陈旧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幼儿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在改革探索过程中,有部分幼教机构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对下属若干幼儿园实行集团化管理。在幼教机构集团化管理模式下,园长依然是一个园所的灵魂人物,处于整个集团的中间位置,是连接集团总部和下属各个幼儿园的纽带。对于总部来说,她们是各项任务的具体执行者,要有高效的执行力承接总部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来实现集团的目标;在幼儿园里,她们又是领导,是集团总部的代言人,需要有优秀的领导力与执行力带领下属把集团总部的任务和要求一个一个的落在实处。所以,集团化管理模式下园长的执行力具有两个层级,作为集团化管理模式下的园长,在工作中所具有的执行力以及展现出来的执行水平直接关系到幼教集团相关理念、办园方向与宗旨以及各种决策等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关系到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以及办园水平。本研究中园长执行力是指幼教机构集团化管理模式下的幼儿园这个集体组织的园长,作为集团总部的中层管理者和幼儿园里的领导者,在幼儿园执行幼教集团的办园理念以及各项规章制度、计划、目标等时的态度、速度、深度和效果的综合体现。其核心在于将计划变成结果的能力。园长执行力依赖于园长个人的整体素质。本论文以“园长执行力”为中心,对集团管理模式下园长执行力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分析出以往对执行力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然后根据本次研究致力解决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当前幼教机构集团化管理模式下园长的基本情况以及园长执行力现状进行了解。总体来说集团化管理模式下的园长执行力不尽入人意,主要体现在园长执行态度不主动;园长的执行高度不够;园长的执行力度不强以及园长的执行速度较慢这四个方面。笔者通过对上述情况的进一步分析,得出集团化管理模式下园长执行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从园长个人方面来看:园长自身综合素质整体不高;从幼教机构集团总部来分析:主要是缺乏有效机制;从园长所处的整个环境来分析:执行环境有待改善。最后,笔者针对以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幼教机构集团化管理模式下园长执行力提升的策略:围绕执行主体——园长本人,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自信、自律、自觉、自省,努力成为专家型、学习型、创新型和开放型园长,提高相关能力,掌握高效执行的策略;集团总部主要是要为园长提供制度保障,需要建立有效的督导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奖惩机制以及培训机制;最后从执行文化和执行客体即教职工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来构筑良好的执行环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3个月后
为解决传统的光电指纹图像传感器尺寸、重量和功耗过大的缺陷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波导全息元件、光纤束及 CMOS图像传感器等微光学器件的指纹图像传感器。介绍了波导全息指
为了解海南省海防林现状,对文昌和万宁两地海防林进行了大范围的踏查和典型抽样调查,共计调查了37个临时样地。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文昌与万宁海防林在龄级结构、群落层次结
企业之间竞争其本质是企业管理文化的竞争,中国企业的管理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至关重要。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建构了中国古
美术教育在对儿童人格的塑造、智商的开发以及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儿童美术教育作为传统艺术教育当中的一类,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基于锁模光纤激光器研究现状,及最新的全光纤化调Q方法,本文采用光纤的非线性偏转(NPR)效应进行自锁模,以及窄带滤波器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进行调Q的技术。创新性的将这两种
天然更新是森林资源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学过程,良好的天然更新可促进人工林向近自然林方向的转变。为了解海南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现状及特征,并筛选出自然条件下天然更
在研究冀东铁矿外围覆盖区的地质概况和地球物理特征,野外高精度重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重磁剖面,利用二度半重磁联合反演,在重磁异常经钻孔验证见铁矿厚度20 m左右,认为使用
目的:减少由于使用静脉留置针方法不当或其他原因出现的静脉炎。方法:减少留置针停留时间,以及使用型号较小的导管,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和机械摩擦,和对无菌技术、穿刺技术
古代文献对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能直接反映当时医家对"经脉"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所以不同时期经脉循行路线的变化也必然反映经脉内涵的变化。本文从对照帛书"十一脉"与《灵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