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约束的无源串联再生制动控制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国家汽车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而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与整车续驶里程短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再生制动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利用电机再生制动特性,将制动过程中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储能单元中,以便再次利用,提高了整车能量利用率。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系统多采用电机与液压复合制动的方式,本文围绕无源串联再生制动系统中的复合储能系统及机电制动力控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结合再生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对其能量流进行分析,推导出再生制动过程中整车减速度与超级电容端电压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利用此方程设计了基于能量约束的电机制动力控制方法;结合工程需求,确定了无源串联的复合储能系统结构,通过对能量回收过程分析,对其进行优化设计;除此,对传统液压制动系统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2)通过对整车制动过程受力分析,结合电动汽车特有再生制动过程,提出基于模糊规则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其次,对整车液压制动系统进行了模型构建,利用整车增压实验对系统模型进行了标定。(3)对基于单级串联复合储能系统及基于三级串联复合储能系统的再生制动系统进行了系统模型的搭建,结合典型工况进行了整车系统仿真验证;为进一步验证硬件环境下系统的可行性,对其进行了硬件在环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单级及三级再生制动系统,二者在模糊制动力分配策略下的能量回收效率比定比分配下都有所提高,但三级再生制动系统的提高更为明显;与三级系统相比,单级系统在制动平顺性的表现上更优。
其他文献
汽车车内异响频发,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驾乘体验。然而异响种类繁多、源头不固定、特征不明显,难以通过主观判别异响源。因此,亟需寻求一种客观的辅助算法,实现汽车异响的快速有效识别。本文结合某企业研究项目,选取车内几种典型构件的异响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座椅系统中的座椅导轨碰撞异响和座椅表皮摩擦异响,内饰仪表板中的手套箱塑料件异响和扶手箱共振异响,以及安全带卷收器异响。对声音信号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
卷帙浩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记载了无数先贤的嘉言懿行、高风峻节,蕴含着丰厚的内容与深刻的哲理。典故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代表,承载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和智慧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引据用典,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了治国理政之观,同时又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深厚的文化根基,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产生了良好
起重机械在当今工业社会中应用前景广阔,其轨道长度及轨道间距不断增加,使关乎起重机械运行安全的轨道检测要求与维护标准日渐提高。国内外学者、研究机构开始尝试使用移动机器人技术取代基于全站仪的传统人工检测方法。利用双移动机器人对两根平行起重机械轨道的轨道跨距差、高度差等轨道参数进行检测时,要求双移动机器人在轨道上行走时保持位移同步。移动机器人在起重机械轨道上行驶过程中,受轨道倾斜、粗糙不平、接缝较大以及
20世纪以来,由于石化能源的普遍使用,温室效应日趋严重,燃料电池由于其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逐渐成为各国能源领域研究重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除了具有燃料电池都具有的优点以外,还具有体积功率高、结构相对简单、工作温度要求低等优点而作为供电装置广泛应用于交通行业和其他可移动设施。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对自身的水热状态要求较为苛刻,其寿命和使用性能与水热状态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了燃料电池汽车
锂硫(Li-S)电池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理论比能量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硫负载量低,可溶性多硫化物在电解液中穿梭产生穿梭效应和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延缓了其实用化进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做的工作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基于商业化碳纳米纤维(CNFs)和碳化钛(TiC),采用超声分散-真空抽滤工艺制备Ti C/CNFs复合膜,以Li2S6溶液为活性物质,制备Ti C/CNFs/Li2S6复合电极
热障涂层是改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的核心技术之一。现已服役的8 wt.%Y2O3稳定的Zr O2(8YSZ)热障涂层由于相变、烧结(≥1200oC)等问题已不能满足高推重比、高效率的航空发动机日益发展的需求。而稀土磷酸盐材料具有更低热导率、更好的高温相稳定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新一代超高温热障涂层的候选材料之一。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La1-xYbxPO4(x=0,0.05,0.1,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能够有效缓解道路拥堵问题,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智能车辆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运动控制等技术。高效稳定的车辆横向运动控制系统是实现车辆智能化和实用化的必要条件。论文以智能车辆的横向运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车辆在高速和低路面附着系数工况下同时保证跟踪精度和横向稳定性以及车辆横向运动模型预测控制器的闭环稳定性证明问题进行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供能环节,已经广泛地使用在各个领域。但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器件,其自身内部存在复杂的电化学反应,随着电池的持续充放电,电池的容量会因为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的减弱而降低。在电动车市场中存在大量的锂离子电池,随之而来就是电池退役回收问题。及时预知电池的寿命,利于电池的维护、回收和更换,保障电动汽车安全可靠的运行。本文针对电池的剩余循环寿命(RUL,Remaining
随着节能环保和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时效硬化6xxx系Al-Mg-Si-Cu合金具有低密度、中等强度、高比强度、耐蚀性好、成形性好、可焊性好、表面质量好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汽车的车身板材、发动机零件等。利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技术获得的超细晶(UFG)铝合金具有高强度,足够的延展性,高应变率以及良好的冲击韧性。且在ECAP后引入合适的时效处理工艺,在超细晶基体中形成弥散的纳米亚稳析出相,能够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以动力电池作为能量来源的电动汽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SOC的准确估算可有效提高电池工作效率、延长车辆续航里程、防止过充过放带来的安全问题、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随着电池不断老化,电池容量及内阻等参数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给SOC估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在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线参数辨识、容量估算等方法对老化的参数进行及时更新,然后使用AICKF算法进行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