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对国民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它与饲料中AFs的污染水平密切相关。为了解甘肃地区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污染含量和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AFM1)的含量及其季节动态变化,本研究在2015年间,分四个季度从甘肃省多个地区采集7类共337份饲料样品和252份牛奶样品,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饲料中AFB1和牛奶中AFM1的含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337份饲料样品中,共有180份饲料样品(55.72%)检出AFB1,平均含量为1.38μg·kg-1。不同种类饲料中AFB1含量不同,其中青贮的污染程度(4.53μg·kg-1)显著高于其他饲料,干苜蓿样品中无AFB1检出,青粗饲料感染AFB1的程度整体低于精饲料。所有饲料样品中的AFB1含量均低于我国对各类饲料规定的国家标准,少部分样品含量超过欧盟标准。2.在252份牛奶样品中,共有126份样品(50%)检测出AFM1。四季牛奶中AFM1的平均含量为4.18 ng·L-1,检出样品的AFM1含量均低于我国的国家限量标准(500 ng·kg-1),其中3个样品(1.19%)超过欧盟标准(50 ng·kg-1)。甘肃省牛奶中AFM1的污染水平呈季节性变化,秋季牛奶中AFM1的含量最高,夏季其含量最低,且两者分别与其他季节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3.规模厂生产的牛奶中AFM1的平均含量为3.41 ng·L-1,散户牛奶为4.79ng·L-1,表明规模厂出产的牛奶中AFM1的污染程度整体而言低于散户产品。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甘肃地区奶牛饲料及牛奶中AFs污染程度较低,均符合我国国家标准,但都有少量样品超过欧盟标准。牛奶中AFM1污染水平呈季节性动态变化,主要与不同季节饲料配比及饲料感染AFB1程度有关,因此控制饲料中AFB1的含量是降低牛奶中AFM1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与散户比较,规模厂生产的牛奶更符合安全标准,散户可针对各种关键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牛奶中AFM1的含量。以上结论可为生产者提供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理论基础,并为消费者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生产与消费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