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饲料和牛奶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及其季节动态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对国民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它与饲料中AFs的污染水平密切相关。为了解甘肃地区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污染含量和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AFM1)的含量及其季节动态变化,本研究在2015年间,分四个季度从甘肃省多个地区采集7类共337份饲料样品和252份牛奶样品,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饲料中AFB1和牛奶中AFM1的含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337份饲料样品中,共有180份饲料样品(55.72%)检出AFB1,平均含量为1.38μg·kg-1。不同种类饲料中AFB1含量不同,其中青贮的污染程度(4.53μg·kg-1)显著高于其他饲料,干苜蓿样品中无AFB1检出,青粗饲料感染AFB1的程度整体低于精饲料。所有饲料样品中的AFB1含量均低于我国对各类饲料规定的国家标准,少部分样品含量超过欧盟标准。2.在252份牛奶样品中,共有126份样品(50%)检测出AFM1。四季牛奶中AFM1的平均含量为4.18 ng·L-1,检出样品的AFM1含量均低于我国的国家限量标准(500 ng·kg-1),其中3个样品(1.19%)超过欧盟标准(50 ng·kg-1)。甘肃省牛奶中AFM1的污染水平呈季节性变化,秋季牛奶中AFM1的含量最高,夏季其含量最低,且两者分别与其他季节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3.规模厂生产的牛奶中AFM1的平均含量为3.41 ng·L-1,散户牛奶为4.79ng·L-1,表明规模厂出产的牛奶中AFM1的污染程度整体而言低于散户产品。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甘肃地区奶牛饲料及牛奶中AFs污染程度较低,均符合我国国家标准,但都有少量样品超过欧盟标准。牛奶中AFM1污染水平呈季节性动态变化,主要与不同季节饲料配比及饲料感染AFB1程度有关,因此控制饲料中AFB1的含量是降低牛奶中AFM1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与散户比较,规模厂生产的牛奶更符合安全标准,散户可针对各种关键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牛奶中AFM1的含量。以上结论可为生产者提供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理论基础,并为消费者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生产与消费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属于新兴学科,加上各地方实际情况不同,所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也不尽相同。我就自己实际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在素质教育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过程设计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关键词】素质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摘 要】 建筑结构与识图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有学习建筑结构基本构造,对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力等。而施工图的识读是这门课程中对学生最为重要的知识点,这也是在建筑工程中一个施工员的基本能力。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学好识读施工图是每一位教授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的老师的基本责任,同时也是体现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之处。  【关键词】 BIM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识图教学
野菊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及观赏价值,垂枝型野菊植株打破常规直立生长的状态,以其独特造型备受欢迎;MYB类转录因子具有参与木质素的合成,调控苯丙烷代谢途径等功能,在调控植株产生垂枝性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获得的垂枝型转CiMYB44基因烟草及野菊植株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茎秆解剖结构,测定茎杆强度及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并对转基因野菊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分析苯丙烷类物质代谢
【摘要】笔者认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优化;正确定位师生课堂教学的角色,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尊重学生个体;学生个性化朗读和自主选择教学阅读内容;适时引导,将学生个性化阅读感受和文本价值取向相结合。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 个性化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168-02  在高效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