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针灸治疗眼肌麻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为针灸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运用提供证据,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指出方向和思路。方法:制定严格的文献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全面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数据库)、Pubmed数据库、ProQuest health & Medical Complete(PHMC)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并通过百度进行补充检索。对纳入的研究从总效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安全性三个方面对针灸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进行评价。并根据Cochrane Handbook5.0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最终纳入的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Review Manager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数据效应量选择二分类变量和连续性变量资料。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连续性变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及其95%CI表示,对两组均数相差较大者,可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CI表示。采用GRADEpro 36对证据质量进行评级。对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安全性分析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RCT研究。其中4篇为针刺对比西药治疗眼肌麻痹,9篇为针刺加西药对比西药治疗眼肌麻痹,1篇为针刺对比中药治疗眼肌麻痹。14篇文献均以总有效率为最终结局指标,4篇文献以治愈时间为次要结局指标,3篇文献以主症积分为次要结局指标,1篇文献以病情程度为次要结局指标,3篇文献以眼裂大小为次要结局指标,3篇文献以复视像距离为次要结局指标,1篇文献以血液流变学指标为次要结局指标。2篇文献报道了不良事件。文献质量学评价:14篇文献均为B级。Meta分析:总有效率:单纯针刺治疗眼肌麻痹优于西药的治疗效果(M-H OR 4.66,95%CI [2.60,8.36], P< 0.00001);针刺+西药优于西药(M-H OR 5.50,95%CI[3.40,8.90],P<0.00001);单纯针刺对比中药组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优于中药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6.67%)。临床主症积分的改变:针刺+西药可能优于西药(MD 3.29,95%CI[1.28,5.30], P=0.001<0.05)。单纯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可能优于西药组。安全性:有1篇文献报道了晕针事件,饮温开水,平卧后可缓解;有1篇报道了框周出血。结论:该系统评价肯定了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有效性,针刺加西药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可能优于西药。虽有文献报道不良事件,但并不能确定针刺治疗眼肌麻痹是否安全。由于该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的质量均一般,证据质量等级也不高,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可能会被改变。希望未来有更多高质量的RCT的临床对照试验能够实施,也为循证医学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证据,进一步论证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