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对HCN通道特性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cazr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HCN通道被发现后,它的超极化激活特性立即引起了科学研究者的重视。HCN通道参与了许多神经活动,包括参与调节神经元活动的节律性和树突整合,调控细胞静息膜电位及突触传递等等。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将突触上的NMDA和GABAA受体以及突触外的氨基酸能递质受体作为参与癫痫疾病的发作机制进行研究,探索HCN通道在癫痫疾病中的作用。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表明HCN通道的调节异常可能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有关,例如癫痫、神经病理性疼痛、帕金森综合症等等。为了研究癫痫疾病中癫痫样放电对HCN通道特性的影响,我们通过电刺激实验,模拟癫痫样放电,从通道蛋白的分布情况、通道特性及分子机制方面进行研究。研究中,我们利用免疫荧光技术主要研究电刺激对新生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中HCN通道分布情况的影响,利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反复电刺激对HCN单通道开放频率的影响,并利用ELISA试剂盒研究电刺激对大脑皮层中cAMP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反复电刺激后HCN4通道在神经元细胞胞体和树突上分布情况发生变化,同时反复电刺激使得HCN单通道开放概率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变化很可能是由于受到cAMP的影响所导致的,表现为电刺激后大脑皮层中cAMP的含量增加,并且在电刺激后抑制cAMP的生成会使得HCN单通道的开放概率降低。上述结果说明电刺激(模拟癫痫样放电)能够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表现为神经元细胞膜上HCN通道的分布情况发生显著性变化,同时可以增加组织中cAMP的含量。反复的电刺激还会诱导通道激活,增加HCN单通道的开放概率。在传导速度和通道特性双重机制的影响下,诱导大量神经元参与产生超同步化放电,而癫痫样放电中这种超同步化现象是癫痫疾病的一种发作机制。我们通过电刺激实验,模拟癫痫样放电的过程,所得的实验结果不仅能够揭示电刺激对HCN通道分布及开放概率的影响,而且有助于解释癫痫疾病中癫痫样放电的发生机制。
其他文献
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与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 AD)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糖尿病成为AD的一个致病性因素,但其关键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一个病理特征,有研究报道AD患者大脑中也出现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那么胰岛素信号通路是否是连接糖尿病和AD的枢纽成为本研究的重点。因此,本研究旨在对糖尿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进行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院校学生成功和学校发展的基础.职业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就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必备的职业素养,主要涵括思想道德素养、知识技能素养、创新创业素养和人文艺
目的:采用多种方法分离提取水蛭中有效成分,对其抗凝活性及作用环节进行研究,并追踪其最强有效成分,同时,探讨最强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 方法: 水蛭提取分离与鉴别 1.水蛭
目的:本研究拟对西罗莫司(SRL)进行在全血中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对SRL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防和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过程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SRL不良反应和血药浓度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评价。方法:建立固相萃取法,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全血中血药浓度。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allo-HSCT后患者,以应用SRL为基础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以应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 ELISA)在临床检验、卫生检验及生物医学基础研究领域应用广泛,但经典ELISA只能测定单组份且效率低。基于快速变换光